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電商已成為推動城市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景泰縣搶抓電商經濟快速發展新機遇,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不斷建機制、強載體、抓調度、樹標杆,着力在平台建設、人才培育、特色品牌、流量破局上下功夫,電商服務“觸角”不斷延伸,産業生態持續優化,電商産業發展能級加快提升,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平台築基,構築融合新矩陣。堅持“築巢引鳳”,線上依託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台開設官方旗艦店,培育“絲路薈”“景小淘”等本土電商平台。線下建成電商産業孵化園,自媒體直播區、創客辦公區等八大功能區一應俱全,入駐企業已達35家,培育主播50餘人,年直播帶貨672場次,銷售額達580萬元。創新“物流集散+供應鏈+電商”模式,吸納100余名地災搬遷群眾就業,月增收2000元以上。
人才賦能,鍛造電商主力軍。實施“電商人才倍增計劃”,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課程體系,對接優質資源,構建“理論培訓+實踐孵化+跟蹤服務”全周期培育體系,圍繞數字經濟新機遇、主播能力提升、AI賦能未來、把握興趣電商新業態等主題常態化開展電商創業指導和孵化服務。截至目前,共有115名學員在電商創業孵化活動中,通過“AI工具應用+直播實訓”掌握短視頻創作、數據復盤等技能,成功孵化電商項目12個,“鄉土景泰”等本土網紅脫穎而出。
品牌提質,鍛造核心競爭力。打造“景禮”農特産品品牌,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消費幫扶模式,在天津、上海、福建等地開設“甘味”農産品展示館9個,開展各類産銷對接活動7場次,培育“甘味”農産品12個,絲路薈、綠康等10多家企業入駐“扶貧832”平台,“條山梨”“景泰枸杞”“龍灣蘋果”“翠柳山羊肉”等4個産品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有效提升了景泰“甘味”農産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消費幫扶總金額達13750萬元,帶動558戶2510人實現增收。
流量破局,激活消費新場景。創新“網紅經濟+文旅融合”模式,充分利用節慶節會、“展會推介”宣傳和渠道搭建優勢,積極組織電商企業開展各類産銷對接活動。借助網絡大V影響力,組織30余名網紅主播參與2025年“四季村晚”活動,通過直播實現農特産品銷售額267萬元,“景泰枸杞”“龍灣蘋果”“翠柳山羊肉”等成為“爆款”。累計舉辦直播活動200余場,“田間直播”“達人探店”等形式帶動籽瓜、條山杏脯、和尚頭麵粉等農産品電商交易額達22065.6萬元。
下一步,景泰縣將持續深耕“電商+”模式,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政策環境,強化人才培養,推動電商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讓更多景泰好物走出甘肅、走向世界,讓數字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記者 王鵬程 通訊員 李慧芳 萬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