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舟曲縣大川鎮土橋子村,微風裏裹着豐收的甜香,把喜悅釀成了看得見的詩行。農戶們穿梭在葡萄架下,指尖翻飛篩選着顆顆飽滿的成熟果實——這個曾獲“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稱號的村落,正迎來原生態葡萄酒釀造的關鍵時節,讓醇厚酒香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

土橋子村的葡萄酒産業,始於黨支部的“領頭雁”行動。最初,村民釀酒多為自釀自飲,不成規模,村兩委主動組織村民系統學習專業釀酒技藝,手把手指導發酵、陳釀等關鍵環節,一步步將“庭院小酒”培育成村裏獨具特色的支柱産業,形成了一條以農區黨建為統領,“黨組織+集體經濟+經營主體+鄉土人才+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為村民打開了一條生態致富路。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産業發展築牢根基,地處白龍江畔的土橋子村,光熱充足、氣候濕潤,恰好契合葡萄生長需求。如今,村裏已培育巨峰、陽光玫瑰等20余種優質葡萄品種,種植面積突破300畝,年釀製葡萄酒約6900公斤,為釀酒産業提供着源源不斷的上乘原料。
在黨支部的示範引領下,村民們始終堅守原生態釀造初心,人工採摘,確保果實新鮮,手工去梗破碎,留存天然果香,精準控溫發酵,牢牢鎖住風味,自然陳釀,沉澱歲月醇香,每一道工序都恪守古法、精益求精,只為保留葡萄酒最本真的味道。“咱土橋子的葡萄,沒打農藥,是實打實的綠色食品,釀的酒,靠自然發酵過濾,沒加任何添加劑,喝着放心!”農戶袁學忠的話裏滿是自豪,也道出了土橋子葡萄酒的品質底氣。
從庭院角落的零星釀造,到撐起鄉村經濟的産業支柱。土橋子葡萄酒早已超越飲品本身——它承載着藏鄉江南的獨特風情,浸潤着農戶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見證着一個村莊以生態為筆、以産業為墨,在鄉村振興畫卷上寫下的醇厚篇章。(記者:馬應凱 通訊員 杜林強 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