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和政縣川垣山地間果香四溢,17萬畝啤特果進入採摘旺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果農挎着竹籃穿梭其間,飽滿的果實不斷落筐,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在三合鎮南陽山村楊正財的果園裏,黃澄澄的啤特果壓彎了枝頭,陽光透過枝葉灑在果子上,泛出誘人的光澤。楊正財摘果的動作輕柔又嫻熟。“這果子金貴,小心別碰傷了,不然賣不上好價錢。”他一邊裝筐,一邊笑着説。楊正財種植啤特果已有20餘年,如今打理着15畝果園,畝産穩定在2萬多斤,每年能給他帶來1.6萬多元的收入。
沿着鄉間公路前往甘肅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團有限公司的路上,農用汽車、三輪車排起了長隊,一筐筐啤特果雖然被塑料膜遮蓋着,但依然散發着清甜。公司院內,果農有序排隊等待過磅,電子秤顯示屏上的數字跳動着,映紅了一張張笑臉。“往年擔心果子賣不出去,現在送上門收購,價格也公道。”新營鎮果農馬佔祥剛辦完交售手續,手裏攥着單據難掩笑意。
“我們按質論價,收購價從每公斤0.8元到1.5元不等,堅決不壓價、不欠賬。”該公司質量負責人李霞正抽檢鮮果品質。她告訴記者,作為當地啤特果産業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帶動全縣8000多戶果農參與規模化種植;不僅建立了標準化收購流程,還配套建設萬噸級儲存冷庫,解決了鮮果儲存難題,保障了産銷順暢。
近年來,和政縣將啤特果産業作為特色富民産業的核心抓手,依託八八啤特果集團的資源優勢,建成萬畝啤特果種植基地和&&啤特果長廊,實現從零散種植到連片規模化發展的轉變。同時,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出啤特果飲料、果幹和果醬等系列産品,延伸産業鏈條,讓“小果子”形成“大産業”。
據和政縣農業農村局統計,今年全縣啤特果總産量預計突破30萬噸,産值可達1.8億元。這份豐收答卷的背後,是從鮮果銷售到全鏈開發的産業升級之路。下一步,該縣將持續擴大種植規模、完善倉儲加工體系規劃,讓這顆“致富果”的價值進一步釋放。(記者 周俊清 通訊員 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