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1 18:42:02 來源: 平涼日報

政策紅利精準滴灌 “靜寧蘋果”香飄萬里

2025-10-11 18:42:02     來源: 平涼日報
字體:
分享到:

  金秋十月,靜寧縣雷大鎮隴原紅有機蘋果示範基地裏,連片果樹整齊排列,紅彤彤的果實綴滿枝頭。果農們穿梭林間,採摘、分揀、裝箱,忙碌身影與陣陣歡笑聲交織成豐收圖景。

  這幅喜人景象的背後,是我市聚焦“靜寧蘋果”産業密集&&政策、推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有力支撐。

  作為全國蘋果優生區,我市將“靜寧蘋果”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通過高位推動建機制、精準施策強保障、全鏈發力提質效,構建起覆蓋“護園強果、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培育、全鏈提質、主體培育、金融支持、科技支撐、招商引資、保障服務”十大領域的政策體系,全方位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高位推動:

  “鏈長+專班”織密産業發展保障網

  “以前種蘋果靠經驗摸索,自從有了‘鏈長’幫我們解難題,政策找得到、補貼拿得到、技術用得上,發展産業的底氣足多了。”平涼龍泉源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建敏的感慨,道出了企業對政策保障的真切感受。

  作為當地的蘋果龍頭企業,該公司今年計劃新建780畝精品示範園,在鏈長辦公室的協調下,不僅快速拿到了每畝2000元的建園補貼,還通過銜接資金扶持獲得了140多萬元項目資金,成功破解了發展中的資金難題,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産業要發展,機制是關鍵。為破解過去産業發展中“多頭管、分散抓”的困境,我市創新建立“總鏈長+鏈長+成員單位”的鏈長工作機制,由市領導擔任鏈長,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區)政府負責同志為成員,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同時,構建“七動協同”模式——以行政推動凝聚部門合力、以幹群聯動打通服務末梢、以項目撬動激活發展動能、以龍頭驅動引領産業升級、以典型帶動形成示範效應、以市場拉動拓寬銷售渠道、以合作互動整合內外資源,為産業發展築牢“保障網”。

  靜寧縣作為“靜寧蘋果”核心産區,專門組建“靜寧蘋果”精品品牌培育工作專班,制定《“靜寧蘋果”商標專用標誌授權使用管理辦法》《“靜寧蘋果”商標包裝印製企業管理辦法》,將“靜寧蘋果”品牌使用範圍擴大至全市,實現品牌規範化、統一化管理。

  “專班成立後,我們不僅規範了品牌使用,還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幫助34家企業成功申請‘甘味’農産品商標,進一步提升了‘靜寧蘋果’品牌影響力。”市果業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梅崇林介紹,截至目前,“靜寧蘋果”品牌價值已突破180.86億元,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前列。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在頂層設計上,我市始終瞄準現代果業發展前沿,着眼未來5—10年産業規劃布局,先後&&《“靜寧蘋果”精品品牌培育實施方案》《平涼市聚力打造西部現代精品農業樣板區實施方案》《平涼市“靜寧蘋果”産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文件,同步制定産業布局、産品布局、市場布局三個中長期規劃和系列團體標準,為“靜寧蘋果”産業高質量發展繪製了清晰“路線圖”。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政策引導,讓‘靜寧蘋果’從‘數量優勢’轉向‘質量優勢’,從‘單一果品’轉向‘全鏈産業’,讓産業發展更可持續、更具競爭力。”市林草局副局長王偉説。

  精準施策:

  從“田間”到“餐桌”全環節政策護航

  “以前溝那坡的5畝老果園,樹齡長、産量低,一年忙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想改造又沒本錢。現在有了政策補貼,我徹底把老果園改成了矮化密植園,今年畝産直接達到3000公斤,比以前翻了一番!” 靜寧縣余灣鄉王坪村果農王虎子算起“補貼賬”,語氣裏滿是喜悅,“這次改造,我享受到每畝2000元的專項補助,5畝地就是1萬元,不僅覆蓋了大半前期投入,還省下後續管護的不少開支,政策真是幫咱果農卸下了負擔。”

  王虎子的受益,得益於我市“護園強果”領域的精準政策。為保障優質果園面積穩定,我市明確對佔用耕地的果園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留出一定過渡期,引導老果園更新向優勢區域集中,確保全市優質果園面積整體穩定在150萬畝以上。同時,針對不同類型果園&&差異化補貼政策:樹齡20年以上和效益較差的老果園,按照改老建新技術規範建設高標準矮化密植果園,市、縣(區)每畝合計補助不少於400元;失管園、撂荒園改制經營500畝以上的,市、縣(區)每畝合計補助不少於400元;建設精品示範果園的,市、縣(區)每畝合計補助不少於800元。今年以來,在加快果園更新改造方面,通過高接換頭、重茬新植等方式,共完成改造16.01萬畝,其中重茬建園3.21萬畝、插孔補植0.46萬畝、提質改造12.08萬畝、經營改制0.26萬畝,進一步優化了果樹齡結構,提升了整體種植效益,讓越來越多果農像王虎子一樣嘗到政策“甜頭”。

  在“品種培優”領域,我市聚焦本土新品種選育與免套袋品種着力推廣雙向發力,構建 “早中晚、甜香脆、名優特”的多元品種發展格局,從源頭為産業提質增效奠定基礎。政策層面明確激勵導向:對示範推廣新選育品種或免套袋品種面積100畝以上的果園,給予市、縣(區)每畝合計400元的補助;對在品種選育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育種單位,給予專項獎勵支持,激發育種創新活力。

  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作為本土育種核心力量,培育出的“成紀1號”屬長富2號短枝芽變品種,具有果個大、色澤艷、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5.8%等優勢,早期豐産特性突出;“靜寧1號”以短果枝結果為主,連續結果能力強,早果、豐産、穩産性俱佳。目前,兩個品種已在周邊縣區累計推廣栽培35萬畝以上,成為推動産業品質提升的重要支撐。

  “通過科技項目支撐,我們的品種選育工作持續突破,已形成成熟的繁育推廣體系。”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副所長李鵬鵬&&,這些新品種推廣後,不僅為果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還助力提升了“靜寧蘋果”的市場競爭力,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下一步,研究所將繼續加大新優品種選育力度,同時配合全市免套袋品種推廣計劃,為“靜寧蘋果”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科技支撐。

  “品質是‘靜寧蘋果’的生命線,也是産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梅崇林介紹,為提升果品品質,我市&&多項激勵政策:鼓勵開展蘋果綠色食品原料生産、有機食品、良好農業規範(GAP)基地、出境水果(蘋果)果園註冊登記等基地認證,對通過認證且果園生産檔案等制度完善、生産管理規範的經營主體給予一次性獎勵;將目錄外果園適用機械納入農機補貼範圍,支持果農購置分揀機、施肥機等設備;對修建防雹網、安裝防霜機的果園給予補助,並推廣蘋果價格指數保險,降低果農種植風險。

  全鏈賦能:

  “金融+科技+招商”激活産業新活力

  “以前貸款又難利息又高,現在不僅貸款方便,銀行還會主動上門對接。根據企業收果、貯藏的不同需求,我們能申請到短期周轉或一年期的專項資金,涉農利率還有優惠,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紅利。”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選賓提及金融支持,話語裏滿是認可。作為當地蘋果産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近年來依託定制化金融服務,順利解決了蘋果收購、冷鏈倉儲等環節的資金難題,為産業鏈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撐。

  田選賓的體驗,正是我市強化蘋果産業金融支持的生動寫照。為破解果農、果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市打出金融扶持“組合拳”:設立1.6億元“靜寧蘋果”産業發展投資基金,市、縣兩級每年統籌近2億元財政資金定向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蘋果産業擔保貸款超70億元,覆蓋種植、貯藏、加工、銷售等産業鏈各關鍵環節。同時,嚴格落實《平涼市建立“財政+”平台支持九大重點産業鏈發展實施意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推廣“政府+銀行 +企業”“財政+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支持模式,推動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果庫貸”“果品貸”“訂單貸”等特色産品,並搭建專門的果業發展融資平台,讓金融服務精準對接産業需求,為 “靜寧蘋果”産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

  科技是産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我市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突破免套袋技術示範、新品種選育、産品精深加工、廢棄物轉化利用、果園機械開發應用等技術瓶頸。

  此外,通過招商引資政策,圍繞強鏈、延鏈、補鏈,重點招引“三類500強”、行業100強企業和國家級産業化龍頭企業,引進一批以苗木繁育、貯藏加工、冷鏈物流建設為重點的産業項目,扶持循環農業、商貿流通、果旅融合、大數據平台建設,對達到要求的招引項目落地企業,落實兌現省市招商引資獎勵獎補政策。

  數據顯示,今年,全市蘋果産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成功簽約莊浪縣有機果汁生産線、靜寧縣産地冷鏈物流産業園等項目18個,簽約金額達19.34億元;同步推進92個靜寧蘋果産業鏈項目開復工,完成投資35.9億元。隨着蘋果脆片、NFC果汁等高附加值産品陸續上市,産業鏈各環節效益實現全鏈條提升,為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如今,“靜寧蘋果”已從單一的農産品,發展成為涵蓋種植、加工、貯藏、物流、旅游等多業態的全産業鏈。在政策的持續賦能下,我市正全力推動“靜寧蘋果”産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朝着“百億級産業鏈”目標加速奔跑。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政策體系,優化服務保障,讓‘靜寧蘋果’不僅成為平涼的‘金字招牌’,更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幸福果’。”市林草局副局長王偉説。(記者 張霞)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