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鎮原縣平泉鎮,隨處可見産業興旺、百姓安居的生動圖景。北部姚川村的設施大棚銀光閃爍,萬畝瓜菜綠意盎然;景家村的標準化牛舍整齊排列,數千頭肉牛膘肥體壯……近年來,平泉鎮堅持以多元産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養殖、市場化運營,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位於平泉鎮東北部的姚川村,依託洪河川區地理優勢,將瓜菜産業打造成為群眾增收的“綠色引擎”。全村圍繞“品種特色化、産品綠色化、效益最大化”目標,建成4000畝優質瓜菜擴面提質示範片帶,其中包括設施日光溫室89座、鋼架拱棚892座,年種植露地瓜菜4000畝,主要栽培辣椒、西紅柿、甜瓜等優質品種。
姚川村堅持“經營本土化”,種植主體全部為本村及周邊經驗豐富的農戶、合作社。“我們牽頭推廣訂單種植、農超對接、電商銷售等多元模式,和多家超市達成供貨協議,還引進助農主播開展線上推介,銷路根本不愁。”同富瓜菜合作社負責人慕亞鋒介紹。目前,該村通過“支部+村集體+合作社+大戶+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年均帶動450餘人就近務工,務工農戶年增收1.5萬元以上。
為進一步提升效益,2022年姚川村率先推廣“倒茬輪作、多茬復種”模式,引導農戶輪作香瓜、辣椒、西紅柿等20余個品種,實現“春提早、夏渡淡、秋延後、冬反季”全年生産,日光溫室棚均年收益超3萬元,露地瓜菜畝均收益達3000元以上。通過設施大棚“保溫改造+舊棚換膜”和耕地質量提升項目,産業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顯著增強。
與此同時,景家村的肉牛産業亦發展得風生水起。2020年,我縣引進天津中合澳亞公司投資1.12億元,在該村建成中民海富3500頭肉牛養殖示範園,陸續引進安格斯基礎母牛與種牛近1500頭,目前飼養量已達3767頭,取得市級種畜禽生産經營許可證。
該村聚焦“龍頭企業+養殖基地+農戶”發展模式,依託鎮畜牧站12名技術人員全程服務,從牛舍建設、疫病防治到良種培育、市場銷售,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安格斯肉牛全群受胎率達97%以上,犢牛成活率超95%,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目前,全村共養殖安格斯肉牛498頭,其中5頭以上規模養殖戶佔近50%。産業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飼草種植、有機肥加工等循環産業,解決季節性就業約200人,年實現務工收入300萬元。
走進位於鎮原縣榮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生産基地基地,智能玻璃溫室、標準化菌種車間、菌棒加工廠一應俱全。合作社推廣“三元雙向”農業循環模式,以玉米芯等農業下腳料為原料製作菌棒,出菇後的廢菌棒經粉碎還田,成為種植甜瓜、辣椒的優質有機肥,真正實現了“農作物—食用菌—農業種植”綠色循環。這一模式既從源頭上杜絕秸稈焚燒污染,又顯著提升土壤肥力,推動農業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宏亮介紹:“我們目前和慶陽、平涼等地的十多家商超、菜店建立穩定合作,産品銷路暢通,源於品質的持續把控和産業鏈的不斷延伸。合作社計劃繼續爭取項目支持,建設以鹽水菇、即食小食品為主的深加工車間,進一步延長産業鏈、提升附加值。”
近年來,在鎮村的全力支持下,合作社已流轉土地65畝,發展社員148人,固定資産達360萬元,不僅實現了自身快速發展,更成為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全面投産以來,合作社年收入突破450萬元,利潤超100萬元,帶動50余戶群眾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