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25 18:30:15 來源: 隴東報

鎮原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多元實踐

2025-09-25 18:30:15     來源: 隴東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競相發展煥新彩 原州大地譜新篇

  ——鎮原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多元實踐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80萬畝新綠裝點山河、1.2億羽肉雞全産業鏈聚力發展、38.8億元民生投入溫暖萬家……昔日黃土坡披上錦繡新裝,今朝茹河畔奏響振興樂章,鎮原縣以基層治理、産業升級、生態宜居、民生幸福的多元成就,展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強組織 基層基礎持續建強

  近年來,鎮原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入實施“強基固本”工程,從組織建設、治理創新着手,持續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鎮原縣鄉村,變化隨處可見。曾經軟弱渙散的黨組織經過整頓重塑,煥發新活力。全縣累計創建“五星級黨支部”45個,整頓轉化軟弱渙散黨組織17個,優化調整村幹部22名,下派黨建指導員53名,輪換駐村幹部186名……一套組織建設“組合拳”,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凝聚群眾、引領發展的堅強堡壘。

  治理模式的創新讓鄉村煥發新氣象。鎮原縣全面構建“五級網格”管理體系,聯村領導、網格員與群眾攜手共進,讓政策宣講“進院落”、民意溝通“零距離”。“積分超市”實現全覆蓋,村民通過參與公益活動、環境整治攢積分、換實物,線上線下雙軌運行,激發群眾“共治共享”熱情。

  制度執行也在黨建引領中持續強化。“五單工作法”讓任務提醒、進度調度一目了然,“三會一課”實現常態長效。黨員聯戶、積分管理多元協同,駐村單位、社會力量紛紛融入基層治理鏈條,“比學趕超、向上向善、崇尚文明”的氛圍日益濃厚。

  興産業 縣域經濟穩步向前

  大棚連綿起伏,棚內小番茄、西葫蘆等蔬菜長勢喜人;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濕度,智能滴灌系統精準施肥,農民通過手機即可完成全程管理……走進甘肅聚廣利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一派“智慧田園”新景象躍入眼前。

  鎮原縣深入落實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堅定不移推動傳統産業“迭代”、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産力,讓新興産業“搶踏”、未來産業“佔先”。圍繞持續培育壯大特色産業,兌現産業獎補資金2.74億元,發放財政扶持貸款3.94億元。聚焦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目標,今年完成糧食種植145萬畝,預估産量35萬噸,鎮原縣被納入全國玉米單産提升整建制推進縣。

  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産業園作為鎮原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典範,以創新模式引領農業轉型升級。園區採用“菌菜輪作”循環種植模式,反季節種植羊肚菌、平菇等菌類和各種蔬菜,效益顯著。

金龍工業集中區創業孵化基地的惠生藥業生産車間內,工人在調試加工設備。

  位於金龍工業集中區的甘肅聖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産線高效運轉,將屠宰的白羽肉雞加工成冷鏈産品,發往肯德基、麥當勞、華潤萬家、大潤發等數十家知名餐飲企業和大型商超。據了解,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聖越公司已構建起完整的白羽肉雞全産業鏈。截至今年3月底,企業已生産雞肉産品4.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按照發展規劃,今年,該公司預計飼養肉雞1.2億羽,出欄屠宰9500萬羽,生産雞肉産品21.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同時,聖越公司帶動全縣5萬戶農戶發展玉米、小麥等飼料作物種植,幫助戶均年增收2.1萬元,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和産業升級。

甘肅聖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對肉雞進行精細分割。

  作為省級開發區的金龍工業集中區,科技引擎的轟鳴聲激蕩着創新浪潮。這裡不僅是全縣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更成為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園區以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為突破口,建成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實現“七通一平”基礎設施與5G網絡全覆蓋。集中區以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産業集群為支點,構建起“綠色智造+循環經濟”生態體系。通過智能分選、凍幹鎖鮮等技術升級,推動肉雞、蘋果、中藥材等五大産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讓傳統農業插上工業創新的翅膀。

  今年上半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完成地區生産總值52.44億元、增速5%,規上工業增加值16.3億元、增長2.6%,固定資産投資16.42億元、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2億元、增長3%,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9%、7.2%。

  惠民生 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過去5年,全縣累計實施66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2億元,切實為人民謀福祉。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通過林長制、河湖長制構建四級治理體系,累計造林16.8萬畝,整治河湖頑疾55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4.5%。生態改善賦能文旅融合,北石窟驛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同比增長超一倍,旅游收入大幅提升,真正實現了“青山金山共贏”。

  交通路網煥然一新——國道309線、327線得到改造提升,農村公路新建與改造1360公里,路網密度顯著提高,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教育醫療實現跨越發展——鎮原一中整校搬遷、鎮原三中新辦開學,新增學位近9000個;智慧課堂“四全”模式在全省推廣。縣第一人民醫院新建搬遷,新增床位650張;縣中醫醫院獲評省級三乙醫院,縣鄉醫療機構實現互聯互通,鄉鎮中醫藥服務實現全覆蓋。

  就業與社會保障堅實有力——開發公益性崗位3500個,新增城鎮就業近4000人,發放創業貸款及交通補貼超3600萬元,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9.1萬人,勞務創收173.07億元,多個養老服務中心與幸福院建成投用。(文/圖 慶陽融媒記者 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