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高額彩禮,提倡量力而行;鼓勵精簡宴請,避免大操大辦;提倡彩禮金額原則上不高於10萬元……
今年以來,環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於農村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工作部署要求,以彩禮“限高”“減負”為突破口,將治理農村高額彩禮、婚俗陋習作為回應民生關切、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的關鍵抓手,通過建章立制規範引導、黨員幹部示範帶動、群眾廣泛參與踐行,多舉措推進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工作,不僅減輕了群眾負擔,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明力量。
如今,從“高額彩禮”到“量力而行”,從“攀比操辦”到“簡約溫馨”,一股崇德向善、簡約適度的新婚俗之風正在環縣鄉村悄然形成。
破陳規 制度引領樹新風
“婚姻是兩個人的幸福約定,不應該被高額彩禮綁架,我們願意做文明婚俗的踐行者,為社會風氣的轉變貢獻力量。”近日,在環縣抵制高額彩禮承諾活動現場,新婚夫婦樊灝湘和高娜發出倡議。
今年以來,環縣堅持把加強和改進農村治理體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持自治為基、德治為魂、法治為本,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自治作用,強化對群眾的教育、管理和約束,先後督促指導251個行政村積極修改村規民約,將倡導新婚俗理念納入其中,明確紅白喜事簡辦標準,完善紅白事報備、監督、獎懲等流程,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積極吸納老黨員、鄉賢、致富帶頭人等成立抵制高額彩禮志願勸導隊,前往本地適婚青年家中開展宣講勸導,鼓勵他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追求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環縣組織開展“倡導移風易俗簡辦婚喪嫁娶”專題講座,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摒棄陳規陋習。在全縣251個行政村播放《抵制高額彩禮 推進移風易俗倡議書》,讓零彩禮、新風尚成為大家的思想共識。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抵制不良婚俗等內容納入“愛心超市”的獎勵範圍,建立“紅黑榜”制度,褒揚“零彩禮、低彩禮”和紅白事簡辦家庭,曝光大操大辦和鋪張浪費行為。
立新俗 文明實踐潤民心
“彩禮降了,人情味濃了。”環縣洪德鎮張垣村黨支部書記耿志勇不收彩禮,簡辦閨女出閣儀式收穫鄰里讚譽。

環縣洪德鎮張垣村黨支部書記耿志勇簡辦閨女出閣儀式
這樣的轉變,得益於環縣的宣傳引導。今年,環縣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研究制定《環縣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婚嫁流程指導性規範》,讓婚嫁事宜有標準可依,拒絕鋪張浪費的新風尚深入人心。
近期,環縣自發組織拍攝的移風易俗主題微電影《新風》發布,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同步組織《相親》《彩禮風波》等移風易俗舞&劇進行巡演,進一步推動“高額彩禮丟面子”“不要彩禮要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環州故城等人員密集區域,“婚俗文化主題街區”格外醒目,20個鄉鎮的移風易俗文化長廊內容豐富,環縣利用各種平台、場所倡導移風易俗,發布“抵制高額彩禮 弘揚文明新風”倡議書、“零彩禮樹新風”宣傳彩頁4萬份,開展文明婚俗講座80場(次),參與群眾達1.5萬人次,為50對新人集體頒證,組織志願者深入1000余戶適婚家庭,進行一對一宣傳勸導。
樹典範 文化引領促轉變
為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融入群眾生活,環縣各鄉鎮積極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組織黨員幹部簽訂“踐行移風易俗 抵制高額彩禮”承諾書1960份,承諾從自身做起,婚嫁一律從簡,全面落實事前報備、事後報告制度。號召農村優秀黨員幹部、鄉村教師、退伍軍人、文化能人等260餘人持續強化示範帶動作用,當好社會新風的排頭兵,積極踐行婚事新辦、余事不辦的號召,做新風尚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引領者。
如今在環縣,彩禮“降溫”了,宴席“瘦身”了,鄰里“暖心”了,“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已成為年輕人的新追求。這場由表及裏的婚俗變革,不僅減輕了群眾負擔,更重塑着鄉村文明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的精神動力。(文/圖 慶陽融媒記者 喬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