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23 18:24:21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鎮原:重大項目齊頭並進賦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9-23 18:24:21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九月的鎮原縣,一個個重大項目如火如荼推進,一批批新興産業加速崛起,一處處民生工程惠及百姓,這座隴東古城正以奔跑的姿態,書寫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城市更新提質擴容 民生工程潤澤民心

  今年8月,鎮原縣城南區改造及白峁嶺生態修復工程取得重大進展。這項總投資1.92億元的民生工程包括G327過境段改造、南區地下管網更新和白峁嶺生態修復三大核心任務。

  在黃金大道西延段,工程已完成DN600雨水管道820米、DN400污水管道500米、DN325供熱管道雙向820米等新型管網鋪設,完成土方工程12.9萬立方米,路面工程1.3萬餘平方米。白峁嶺區域同步完成土方工程8.2萬立方米,種植喬木1803棵、灌木958棵,鋪設綠籬與生態綠地3.8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一座漢唐風格的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白峁嶺拔地而起。這座建築面積916.13平方米的文化殿堂由當地文藝界倡議,匯聚企業、鄉賢和愛心人士捐助之力,於今年3月動工,8月建成,為鎮原文化事業樹立了新地標。

  醫療衞生領域同樣傳來喜訊。縣一院整體搬遷項目累計投資5.34億元,總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於2022年3月開工,2024年10月順利完工。新院區建成住院樓、綜合業務樓、醫技樓等醫療建築,完成了醫療特裝和智能化系統建設,使縣城醫療衞生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新院區全面投入使用後,通過“組團式”幫扶和醫聯體建設,優化增加臨床科室23個,建立專科聯盟42個,45項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臨床。今年1-8月,門診人次同比增長7.3%,住院人次增長5.7%,外轉率下降0.5個百分點,群眾就醫體驗得到顯著提升。

  這些民生項目的順利推進,標誌着鎮原縣城市建設和民生事業邁上新&階,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興産業落地生根 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在鎮原縣新興産業孵化基地內,瑞豐達(甘肅)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裏,自動化生産線正全速運轉,一片片銀灰色的光伏支架在傳送帶上緩緩流動,車間裏瀰漫着足足的現代化工業氣息。

  時間回溯到2024年10月30日,鎮原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遠赴天津考察調研,與瑞豐達公司首次接觸便達成合作意向。短短不到一個月後的11月25日,瑞豐達董事長帶隊回訪鎮原,雙方就合作細節進行深入對接。隨後項目推進勢如破竹:12月6日完成企業註冊,成立瑞豐達(甘肅)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今年1月3日正式簽訂投資協議,如今已建成投産,真正展現出“鎮原速度”。

  作為一家在光伏發電新能源領域深耕多年的科技型企業,天津瑞豐達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專注於太陽能光伏支架及配件的研發生産。公司月生産製造能力達26000噸,約800MW,是業內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綠色工廠。此次落戶鎮原的項目建設起年産能3GW的光伏支架生産線,預計年産光伏支架90000噸。更令人振奮的是,項目尚未建成投産就已獲得長慶油田30萬千瓦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和甘電投光伏發電項目的訂單供貨,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這個項目的落地,不僅為鎮原縣新能源裝備製造業注入強勁動力,更將帶動當地就業和配套産業發展。從渤海之濱到隴東黃土高原,瑞豐達項目的快速推進見證着鎮原縣招商引資的誠意與效率,也彰顯着企業投資興業的信心與決心。

  杏産業延鏈增效 傳統産業煥發新活力

  秋日的隴東黃土高原上,一座佔地105畝的現代化産業園正在平泉鎮八山村加速建設。鎮原是有着2000多年杏樹栽培歷史的“中國杏鄉”,如今正迎來山杏産業發展的全新蛻變。

  走進建設現場,四條嶄新的生産線躍入眼前——杏核破碎取仁、杏仁脫苦、杏仁苷提取和活性炭生産線。這些設備來自國內杏産業龍頭企業承德亞歐果仁有限公司的先進專利技術,其中日破殼600噸杏核破碎機和日脫苦60噸自動生産線更是獲得國家專利的重要裝備。

  該項目充分發揮鎮原縣“中國杏鄉”資源地域優勢,利用縣屬國企鎮原縣城鄉集團已建成的2.4萬㎡鋼結構廠房與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在降低成本、提升品質的同時增加工作效率。項目建成後將利用亞歐公司在國內外成熟的銷售渠道,實現效益最大化,預計年總産能3萬噸,産苦杏仁産品7500噸,活性炭4500噸,脫苦杏仁5250噸,提取杏仁苷膏300噸,預計年銷售收入2.34億元,可帶動當地穩定就業100人以上,實現地企雙贏。

  鎮原縣正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片秦漢故地、絲路要衝,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穩步向前。(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