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西和縣境內種植的半夏進入採挖加工期,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們彎腰採挖、忙碌搬運的身影;地頭臨時搭建的加工棚裏,機器隆隆作響,淘洗、脫皮、烘乾加工作業正有序進行,農戶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為確保半夏采收加工期間農戶用電無憂,9月23日,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國網西和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走進豐收的田野和繁忙的工棚,主動上門開展用電檢查,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協助農戶消除用電安全隱患,以可靠的電力供應和暖心的供電服務為農戶增産增收保駕護航。

甘肅隴南西和縣供電公司員工王有會、姚思敬在十里鎮黃山村向農戶了解半夏種植收成
半夏是傳統中藥材,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等功效,作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産業,半夏從采收到加工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充足可靠的電力支撐。該公司主動延伸服務鏈條,緊密結合秋季安全大檢查工作,組織工作人員對涉及農業生産的配電線路、變壓器、開關設備開展特巡測溫,重點監測夜間至凌晨加工高峰時段負荷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確保電網設備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半夏加工主要依靠電,淘洗機、脫皮機、烘乾機都離不開電,這段時間我們要從深夜忙到凌晨,電一刻都不能停,供電所的電工師傅每年都會提前為我們檢查線路,心裏特別踏實!”何壩鎮馬&村種植戶郭大哥高興地説道。

甘肅隴南西和縣供電公司員工王有會、姚思敬在十里鎮黃山村向農戶了解半夏加工用電需求
針對半夏種植加工臨時用電設備多、地勢偏遠、分散面廣的特點,該公司提前摸排統計半夏種植區域、面積、産能和農戶用電需求,細化電力保供和供電服務措施,明確工作職責和人員分工,成立9支供電服務小組,主動深入田間工棚,詳細了解收成情況和用電需求,現場檢查用電線路、淘洗機、烘乾機、抽水泵等用電設施,測試漏電保護器性能,更換老化破損的導線、開關和插座,指導農戶規範敷設臨時用電線路,從源頭上杜絕私拉亂接現象,消除用電安全風險。同時,工作人員結合真實案例向農戶講解臨時用電安全注意事項和用電設備常見故障排查處理方法,增強農戶安全用電意識,有效杜絕用電安全事故發生。

甘肅隴南西和縣供電公司員工王有會、姚思敬在何壩鎮馬&村檢查測試半夏加工臨時用電接入的漏電斷路器開關
西和縣是聞名全國的“中國半夏之鄉”,半夏産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發展對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該公司多年來持續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力度,有效提升鄉村配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半夏采收加工期間,開闢農業生産臨時用電辦理綠色通道,快速響應農戶用電報裝需求,確保新増加工點第一時間裝表接電,讓農戶用上放心電、安心電。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個慶祝豐收的節日裏,可靠的電能不僅點亮了農戶的致富路,更傳遞着供電企業的責任與溫度。國網西和縣供電公司將持續聚焦鄉村特色産業發展和農戶用電需求,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提升供電服務質量,以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供電服務,守護好每一個豐收季節,為農戶增收致富和特色産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電力動能。(劉俊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