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酒泉玉門市各企業生産線高速運轉。金黃浸染的廣袤農村大地上,演繹着優化營商環境、數字經濟賦能與鄉村振興、工業升級同頻共振的協奏曲。據了解,玉門市將優化營商環境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不見面審批”、“項目代辦制”等暖心舉措,行政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市場准入更加便捷高效。

秋日的陽光灑在玉門市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內,處處一派繁忙的生産景象。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龐文娟説:“公司落地玉門已經十年時間了,面對今年企業訂單大幅增長、庫存與生産場地緊張的情況,市上及相關部門主動幫忙協調,並為我們免費提供葉片堆場,緩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玉門市真正以行動打造出了親商、安商的優質營商環境,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

記者在玉門市各企業採訪,企業家説得最多的話是他們真切感受到了“玉門速度”和“玉門溫度”。在這裡,企業從項目立項到開工建設,都有專人跟蹤服務,難題及時解決,優質的營商環境為玉門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在玉門市政務服務中心,玉企服企業AI服務平台24小時為企業AI智能客服,企業諮詢實時回復,企業訴求一鍵直達,政策智能精準推薦,本地産業鏈智能匹配……

數字引擎賦能鄉村,智慧農業促豐收。在位於黃閘灣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秋收的繁忙與數字的精準在這裡交匯。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場景正在悄然改變,數字經濟正深刻改變着玉門農業的生産方式、經營模式和産業鏈條,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黃閘灣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劉玉偉説:“我鎮積極爭取在黃花營村和黃閘灣村,實施了1萬畝高標準農田與灌區智能化管理示範項目,實現了農田灌溉和施肥的全流程自動化、精準化管控,較傳統灌溉模式可實現節省人工76%、節肥35%,真正實現了一部手機能種地,一個系統管好地的數字化農業。”

記者從玉門市數據局(營商環境建設局)了解到,近年來,玉門市將“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錨定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激活産業活力,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酒泉融媒記者周愛玲 賀成武 通訊員白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