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23 18:24:2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鎮原:“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激活農民增收“新引擎”

2025-09-23 18:24:2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金秋時節,走進鎮原縣開邊鎮蘭溝村的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産業園,智能溫控大棚整齊排列,形成了獨特的農業景觀。時下,農戶們正忙着采收反季節平菇,這些帶着露水的鮮菌將通過冷鏈車直供東部市場。在貝貝南瓜與羊肚菌、赤松茸、平菇、草菇輪作的田壟上,自動化水肥設備正精準噴灑營養液。

  這裡推行的“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正成為當地農業綠色轉型和農民增收的新引擎。科技賦能讓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産業園採用自動化水肥系統、智能溫控等先進技術,構建起“種植-菌業-養殖”三元閉環系統:菌渣轉化為有機肥還田,畜禽糞污成為菌棒原料,作物秸稈加工成飼料。這種循環利用模式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以前菌渣沒人要,現在變成有機肥助農增收!貝貝南瓜用了這種肥,産量漲了三成,去年多賺了4萬元。”沅山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産主管藺玉倩介紹,“‘三元雙向’模式使農藥使用量減少30%,讓鎮原菌菜獲得綠色認證,産品銷往東部20多個城市。”

  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産業園採用“菌菜輪作”模式,上茬種羊肚菌的菌渣,下茬就成了貝貝南瓜的有機肥。“種養業→食用菌生産→有機肥加工”的閉環鏈條,1座冷庫、2條食品加工線(食用菌初加工、農副産品深加工)的建設,讓貝貝南瓜從採摘到深加工不超過4小時,附加值提升近1倍。

  在沅山三元務工的蘭溝村村民尤聰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穩定,現在在棚裏摘菜、打包,每月能拿2000多塊,年底還有分紅,這份工作幹得很開心。”像她這樣的務工者,園區目前已吸納200餘人,人均年增收2萬元。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和服務分成,年收益可達40萬元,這筆錢正用於村裏的道路硬化和養老服務。

  同時,錯峰上市和深加工也帶來顯著增值效益。在東西部協作資金支持下,該園區成功攻克反季種植技術,平菇畝産提升30%,冬季鮮菇每公斤售價比旺季高出12元,深加工生産線將鮮菇製成幹菇、醬料等産品,附加值提升近100%。

  在沅山三元的深加工廠房裏,工人們正麻利地分揀羊肚菌,把烘乾後色澤褐紅的菌子裝入燙金禮盒,封盒時還不忘檢查品相,空氣中瀰漫着菌菇的醇厚香氣。“我們還要開發凍幹菌片,提高産品附加值,讓鎮原的味道走得更遠。”藺玉倩説,從單一種植到全鏈發展,從應季上市到反季俏銷,産業園正逐步升級,編織出東西部優勢互補、農企農戶共贏的鄉村振興網。

  2025年上半年,沅山三元羊肚菌、赤松茸、貝貝南瓜等産品總收入1137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31.85萬元,群眾務工及租賃收入143.05萬元,實現了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