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平涼市稅務部門緊扣地方文旅融合發展戰略,以稅賦能,助力“武韻”煥新、文旅産業升級,為“問道崆峒·康養平涼”增添了一道獨特的“稅彩華章”。
服務激活賽事經濟“引擎”
崆峒山巔,雲海翻騰。“崆峒杯”全國武術邀請賽暨崆峒武術大會圓滿落幕。古剎林立的演武場上,太極推手的圓融與崆峒拳的剛勁交相輝映;通往“崆峒武術擂&”的路上,NPC扮演的俠客與游客實時互動,引來陣陣笑語;美食街上,油糕、洋芋攪團的香氣在熱浪中瀰漫;文創展館裏人頭攢動,泥塑面塑躍然成形,剪紙版畫栩栩如生。
活動現場,平涼市崆峒區稅務局設立“稅宣驛站”,安排業務骨幹“零距離”政策宣講、“面對面”答疑解惑,實現“問題隨時提、答案及時達”。稅務幹部化身“稅宣導游”,將稅收服務巧妙融進游覽路線。“稅小峒”青年志願小分隊為游客開展微宣講,講解發票開具的注意事項和電子稅務局操作要點。
“武術大會期間,店裏客流量明顯增多,日均營收額增長30%以上,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我們還成功享受了5萬餘元的稅費減免,節省下來的資金已投入到店舖的升級改造。”平涼崆峒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牛相富開心地説道。
政策賦能農旅産業升級
賽事期間,平涼市接待游客189.38萬人次、實現旅游花費10.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89%、40.33%。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後,離不開稅惠政策的精準落地。武術大會的刀光劍影雖已收鋒,隴東大地的文旅脈搏卻愈發澎湃。
走進“中國梯田化模範縣”,層層梯田草木蔥蘢,生機無限。這是莊浪人民憑着鍥而不捨的精神,經過30多年的努力,用鐵鍬、推車等近乎原始的工具,在黃土丘陵上造出的“人間奇蹟”——百萬畝梯田。“我們利用自家閒置的房屋開辦農家樂和民宿,一年收入在30萬到40萬元。”朱店鎮吳溝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帶頭人吳利斌説,“旅游旺季店裏忙得走不開,多虧稅務幹部上門輔導,解決了我們開票、申報中碰到的難題。”
莊浪縣稅務局精準對接梯田特色産業發展需求,主動下沉青年志願服務隊,在各村設置稅費服務聯絡員,輔導村民在電子稅務局代開發票、社保繳費等,用足用好涉農稅費優惠政策,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特色農家體驗、農産品展銷。

稅務幹部指導商戶開具發票
稅惠助力“隴貨甘味”飄香
賞“平涼美景”,品“平涼美味”。嘗過特色農産品展館中的靜寧蘋果後,游客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靜寧蘋果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綠色産品、中國馳名商標等8張國家級名片和“中華名果”等18項大獎,是黃土高原上崛起的“脆甜産業”。
為助力縣域走好“紅了蘋果、綠了山川、富了百姓”的鄉村振興之路,靜寧縣稅務局組建便民服務隊,定期深入蘋果種植合作社、深加工企業、冷鏈物流及電商銷售點,針對農産品免稅政策、發票開具及涉稅風險防範開展專題輔導,引導企業合規經營、依法納稅。
“連續五年誠信納稅換來了市場信任,我們靠A級納稅信用獲得了更多供應商單子,這比我們做任何廣告都有效果。”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建安坦言。

稅務幹部深入企業開展專題輔導
從崆峒山的武韻飛揚到莊浪梯田的層林盡染,再到靜寧蘋果的萬里香飄,平涼市稅務部門將持續以更精準的政策落實、更貼心的納稅服務、更智慧的稅費監管,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稅動力”。(趙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