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曲縣博峪鎮,高山峽谷縱橫交錯,宛如一處世外桃源。每到這個時節,大片的紋黨花競相綻放,恰似一幅天然畫卷,成為蜜蜂們的樂園。山野間,一排排棒棒槽錯落有致,勤勞的蜜蜂在蜂箱間穿梭飛舞,奏響着豐收的序曲。
這裡的紋黨蜂蜜,延續着傳統古法棒棒槽養殖的智慧。一年僅收割一次,而且一次只割一半的蜜,這份堅持與匠心,充分保證了紋黨花土蜂蜜的優良品質。湊近細聞,一股淡雅的“紋黨”花香撲鼻而來。其色澤呈迷人的琥珀色,入口品嘗,甘甜清香在舌尖散開,細膩爽滑、余味悠長,堪稱蜂蜜中的珍品。

“看,這蜂蜜多金黃,多誘人!”頭戴防蜇帽的蜂農,小心翼翼地打開棒棒槽,取出蜂窩,輕輕一抖,蜜蜂便紛飛而起,像是一場金色的花雨。他手持小刀,輕輕刮去上層的蜂蠟,那黃澄澄、亮晶晶的蜂蜜便展露無遺,蜂農的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那笑容如同這蜂蜜一般甜蜜。
“以前,我們老百姓都是自己養殖,産量不高,銷售也是個大難題。”蜜蜂養殖戶余永安感慨萬千。然而,時代在發展,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曾經的困境逐漸被打破。政府積極助力,幫助蜂農拓寬了銷售渠道,讓這深山裏的甜蜜寶藏得以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跟隨舟曲縣博峪鎮紋黨花蜂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薛成花的腳步,記者看到,一排排棒棒槽整齊地排列在山野間,蜜蜂們在蜂箱間來回穿梭,忙碌而有序,宛如一座甜蜜工廠。蜂農們熟練地過濾着蜂蜜,等待着把蜂蜜和蜂蠟分開,一時間,一股原生態蜂蜜特有的香味瀰漫開來,那芬芳沁人心脾。
“我們現有15個養蜂基地,養殖中華蜂3600余箱。”薛成花指着剛采收的蜂蜜,難掩喜悅。依託“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産品遠銷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2024年共收購加工蜂蜜60噸,帶動了全縣13個合作社,2000余戶農戶增收,讓“甜蜜”真正惠及更多群眾。

這份成績的背後,是一條高效完整的産業鏈。舟曲縣齊心協力打造一個品牌,加強養殖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合作社和農戶負責養殖,集中向公司供蜜,公司負責收購、加工、包裝、市場開拓,形成了一條完整而高效的産業鏈。同時,通過培育優良的蜂種、推廣科學養殖、持續拓寬養蜂渠道,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産品附加值,推動産業的多元發展,既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壯大,也讓更多人在這甜蜜事業中圓了增收致富的夢想。

如今,舟曲縣博峪鎮的紋黨蜂蜜産業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這甜蜜的事業,不僅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財富,更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重要引擎。從曾經各自為戰的零散養殖,到如今形成完整産業鏈的規模發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辛勤付出。(甘南融媒記者 常霞 高淑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