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原縣以就業優先為導向,以促進創業、穩定就業為抓手,強化幫扶實效,創業就業供需匹配、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為加快勞務輸轉,鎮原縣通過勞務輸轉“三化”模式,精準化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等地,並與其簽訂勞務協議,有組織輸轉8.4262萬人;通過發放脫貧勞動力交通補助41643人786.73萬元的人性化補助,有效降低務工成本,提升了外出務工群眾的積極性;通過數字化管理,建立“精細&賬”,動態更新務工人員信息,為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有力保障了就業創業供需匹配。
強化技能培訓,促就業無縫銜接。鎮原縣通過創新模式,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閉環機制,培訓後就業率顯著提升;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圍繞“鎮原護工”品牌,開展訂單式、嵌入式培訓,累計從業人員超3萬人;加強智慧監管,依託“技能甘肅”平台,實現培訓全流程實時監控,確保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東西協作,拓寬就業空間。鎮原縣通過品牌共建,與天津靜海區共同打造“鎮原護工”勞務品牌,京津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通過校企協同,縣職專與企業訂單式培養,實現教育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通過基地共建,建成2個協作就業基地,吸納4589人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2783人。
就業工廠,激活鄉村就業源。依託就業工廠,鎮原縣通過政策扶持,落實廠房租賃、設備購置、稅收優惠等補貼,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通過獎補激勵,兌現吸納就業獎補資金,鼓勵企業擴崗增員。通過安全護航,常態化開展消防演練、安全檢查,保障企業穩定運行。
公益崗位,兜牢民生底線。精準開發,按需設置保潔、護林等崗位,安置3094名就業困難人員。規範運行,建立選聘、考勤、考核閉環制度,杜絕“吃空餉”現象。同時動態調整,退出補聘351人,確保“人崗匹配”。
就業服務,助力未就業人員再就業。縣鄉村三級聯動,通過監測預警,實時掌握未就業人員動態。依託重大項目(如平慶鐵路)儲備崗位,提供多樣化選擇。開展“直播帶崗”、職業指導等精準服務,實現“一人一策”幫扶。
據悉,至目前,全縣勞務輸轉完成11.4519萬人,佔任務11萬人的104.1%,創勞務收入27.94億元。交通獎補已落實41643人786.73萬元,其中省內4613人146.13萬元,省外37030人740.6萬元。公益性崗位共調整補聘351人,落實補貼3094人1237.6萬元。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現有14家共吸納帶動就業2413人,其中脫貧勞動力484人。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嵌入式”“訂單式”培訓3390人,佔任務3400人的99.7%。(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白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