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11 17:34:55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舟曲:小雜糧 大産業

2025-09-11 17:34:55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清晨的舟曲縣南峪鄉,陽光灑滿田間,飽滿的黃豆綴着晨露,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豆香。曾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雜糧豆類,如今通過精細化加工,變成市場上備受追捧的“香餑餑”,不僅帶動了農民增收,更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産業增值之路。

  在舟曲瀧涎産業振興示範園區的加工車間裏,全自動生産線正高速運轉。一顆顆雜糧、一粒粒大豆,經過多道工序,化身為勁道的腐竹、醇香的麵粉和爽滑的麵條。濃郁豆香縈繞車間,硝水豆腐在清水中輕漾,金黃腐竹挂滿晾曬架,這些以本地優質糧食為原料的産品,憑藉技術創新實現品質升級,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健康食品。

  園區採取“黨建+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傳統種植與現代加工無縫銜接。目前已帶動300多戶群眾參與種植和加工,創造百餘個就業崗位,幫助群眾增收40多萬元。“以前種豆子總愁賣不掉,現在公司統一收購,價格更高。我家3畝黃豆,一年能多掙兩千多,加上在園區打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南峪鄉種植戶王紅笑着説。

  在電商直播間,主播手持包裝精美的鹵豆干熱情推介:“這是舟曲傳統硝水豆干,無任何添加劑,又香又嫩!”訂單不斷刷屏,這些帶有舟曲印記的農産品正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

  園區在加工中融入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低溫石磨技術保留雜糧營養,自動化生産線實現標準化生産,非遺工藝如硝水點豆腐、石磨雜糧等,則為“舟曲味道”注入了文化底蘊。目前,舟曲瀧涎産業振興示範園區已推出腐竹、豆干、雜糧麵粉等20余種特色産品,建成30畝黃豆種植示範基地,打造出“線下加工基地+線上電商平台”的雙輪驅動模式,2023年,該園區獲評“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

  加工園區負責人孫石全&&,園區年加工雜糧豆類超千噸,下一步將推進種植溯源體系建設、申請有機認證,並借助“簪花之路”旅游廊道,開展豆腐製作體驗、雜糧文化研學等活動,推動“農業+文旅”融合,讓舟曲好産品既有品質,更有故事。

  從“好糧食”到“好産品”再到“好品牌”,舟曲以全産業鏈思維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小雜糧真正成為富民大産業。(記者 馬應凱 通訊員 孫曉文 袁水仙)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