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11 20:19:23 來源: 平涼日報

靜寧:“綠肥+”技術助力果産業

2025-09-11 20:19:23     來源: 平涼日報
字體:
分享到:

旋耕機翻壓綠肥

  九月是蘋果生長的關鍵時期。在靜寧縣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綠肥蘋果園種植基地裏,技術人員俯身查看十字花科綠肥作物的生長態勢。這片果園,經綠肥滋養的土壤疏鬆肥沃,孕育着飽滿的果實——“採用‘綠肥+’技術後,蘋果單果重增加18.4%,果糖含量等營養品質提升超8.4%。”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副所長李強的話語中滿是欣喜。

  “綠肥+”技術是一種果園生態循環種植技術,通過在果園種植綠肥作物改良土壤生態、減少化肥使用量,最終實現果品品質提升。這項技術已入選2024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為破解西北旱區農業發展瓶頸的關鍵成果。

  靜寧縣作為我國重要的蘋果生産基地和世界公認的蘋果“黃金生産帶”,2024年蘋果總産量達121.6萬噸,産值75億元。但當地“旱”與“薄”的自然資源條件,長期制約着果園土壤保水供肥能力,成為蘋果品質提升的攔路虎。

  為突破這一困境,國家綠肥産業體系旱地綠肥栽培崗位科學家柴強團隊聯合甘肅省水果産業體系首席專家陳佰鴻團隊、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孫偉團隊、國家油菜産業技術體系強冬性油菜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武軍艷團隊等多方力量,開展多學科交叉協同攻關。團隊從種植模式構建、耐寒品種篩選、栽培技術研發到機具配套,系統打造了符合隴東自然資源稟賦的“綠肥+”靜寧蘋果種植技術體系。

  該體系以冬夏綠肥輪作混播果園周年覆蓋模式為核心:冬季採用十字花科二月蘭、冬油菜混播大麥,夏季種植豆科箭筈豌豆、毛葉苕子,通過周年覆蓋實現沃土保墑,降低土壤侵蝕風險,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為果園築起“越冬防護盾”。“現在一台機器每天能完成30畝地的播種,是人工效率的10多倍。”孫偉介紹道。

  在技術落地過程中,研發團隊聯合靜寧縣果業服務中心、果樹果品研究所與當地企業開展差異化示範:靜寧飛天林果科技有限公司的150畝核心試驗基地成為“技術孵化器”,系統篩選適配品種並驗證輪作模式;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的500畝現代化果園則重點探索綠肥與黑麥草隔帶固定道的機械化適配技術,為規模化生産提供範本。

  “果園種植綠肥,土壤松了、病蟲害少了,蘋果甜度明顯提高,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初顯。”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滿會介紹。

  目前,通過國家綠肥産業技術體系相關崗站與地方部門合作推廣,“綠肥+”技術已在靜寧縣多個區域落地生根,3家蘋果種植企業率先受益,顯著改善了果園土壤質量,土壤有機質增加、容重降低5.4%、含水量提升15.3%。

  “我縣將繼續擴大示範推廣面積,深化‘科研單位+企業+農戶’合作模式,讓‘綠肥+’技術成為擦亮靜寧蘋果‘甘味品牌’的新引擎,助推全縣蘋果産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高質量發展。”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賈軍平&&。

  夕陽下,綠肥覆蓋的果園生機盎然,靜寧縣的土地上,正通過科技賦能孕育着生態與經濟雙贏的希望。(記者 胡繼萬 文/圖)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