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9-10 17:47:42 來源: 環縣融媒體中心

環縣:“專業社工+志願服務”繪就城鄉溫暖新圖景

2025-09-10 17:47:42     來源: 環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今年以來,環縣積極探索“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試點,深入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與服務中的核心引領作用,以“專業賦能志願,志願反哺治理”為思路,推動志願服務在融入基層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質效。

  黨建引領 凝聚治理合力

  環縣堅持新興領域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建立健全組織體系,構建“社區黨委+”黨建模式,融合社區黨建與“兩新組織”黨建,將黨建工作延伸到社區的各個角落。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將政府、企業、慈善等各方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培育孵化出一系列優秀的社會組織,並與專業社工機構開展黨建聯建,共同建立輻射廣泛、響應迅速、執行高效的志願服務生態圈。

  環縣統籌整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愛心驛站、文化站、圖書室等多處陣地資源,打造16個集志願服務、理論宣講、文化傳承、科技普及等功能於一體的“專業社工+志願服務”文明實踐服務點,構築起堅實服務陣地基礎。完善志願者註冊、管理、激勵等制度體系,積極孵化培育社會組織,廣泛吸納社工、黨員、新就業群體及熱心居民力量,組建起23支、註冊志願者達6.1萬人的志願服務隊伍,推動社工與志願者互動協同、公益組織與志願組織互聯互通,形成治理合力。

  社工發揮專業優勢,提供精準指導和支持;志願者以飽滿熱情和無私奉獻將服務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協同奏響社區治理和諧樂章。如今,在環縣25個城鄉社區,“志願紅”已成為群眾最信賴的服務底色。“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模式如同一股和煦春風,吹遍城鄉社區角落,為居民帶來了切實的便利與溫暖,繪就出一幅鄰里互助、和諧宜居的社區新畫卷。

  專業帶領 精準服務群眾

  “奶奶,我們該剪頭髮了!”在環縣康潤嘉園小區生活的83歲老人王桂花又一次迎來了環縣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名社工。她們一邊和老人聊天,一邊利落地為老人繫上圍布開始理髮,並幫助打掃屋內衞生,王奶奶心裏樂開了花。

  專業社工是基層治理的骨幹,志願服務是參與治理的可靠力量。環縣委社會工作部以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活動開展為依託,創新建立“1+1”社工與志願者結對幫扶機制,主動認領390戶低保戶、殘疾人、孤兒、留守老人等困難家庭作為結對幫扶對象。社工帶領志願者定期走訪、跟蹤服務、重要節日關懷慰問,協助申請低保、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租房補貼等各類救助政策,累計為困難群體等提供幫扶政策資金20余萬元,讓志願暖流精準滴灌到困難群體心田。

  大學生志願者屈瑩和鄧世宗,利用暑假時間加入社區的“愛心託管班”。他們注意到部分家庭孩子暑期放學後無人照顧、學習上也缺乏有效輔導,便主動承擔起暑期輔導任務。在他們的陪伴下,孩子們的課後生活變得充實而快樂。“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特別放心!”家長們&&,“你們不僅解決了學習問題,還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開朗了!”

  社區退休居民也積極發光發熱,參與到社區志願者服務的隊伍中。退休教師趙鳳玲主動擔任地中海小區紅色書屋管理員,每天早早到書屋,整理書籍、打掃衞生、分發報紙,給社區居民們營造了一個整潔舒適的閱讀環境。她還發揮自己的專長,定期為孩子們舉辦讀書分享會。“雖然退休了,但還想為小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趙老師説,“看到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游,我特別有成就感。”

  今年,環縣通過專業社工機構以結對共建、項目幫帶等方式實施“牽手成長計劃”,建立志願服務點31個,為社會組織儲備志願服務資源。在專業社工們的帶動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居民,懷揣着滿腔熱忱,積極投身於社區服務,匯聚強大的愛心暖流。

  志願服務 打通治理末梢

  “小區裏的垃圾清運不及時,網格員上報後,社區工作者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物業隨即安排車輛清運,我們居民也自發參與進來。”家住富潤小康小區的居民韓生峰説:“以前,我總覺得志願服務是件‘高大上’的事。現在發現,類似今天這種搭把手參與小區環境清潔的小事也算志願服務,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群眾有需求,社工和志願者有服務。環縣聚焦老年人、兒童、殘疾人、戶外工作者、困難群體等為重點對象,優化服務載體,提供精細化服務。組織黨員中心戶、志願者、樓棟長等群體力量,通過居民微信群推送、入戶走訪、發放連心卡、設立“心願墻”等多元渠道,認真聽取民聲、廣泛收集民意。社工發揮專業優勢,結合社區實際以及居民需求輕重緩急、難易程度等分門別類整理建立“需求清單”,對符合大眾利益、可實現的訴求,精準策劃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項目。

  今年來,共徵集居民意見需求130余條,微心願22個,開展文體娛樂、公益慈善、鄰里互助等各類為民服務志願活動20余次,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升;探索建立“黨旗聚光”“心‘新’相印”等志願服務激勵回饋機制,設立兌換點,實行“服務換積分、積分換服務、積分換實物”激勵模式;積極對接轄區單位、企業捐贈,建立積分物品兌換庫,並吸納轄區商店、餐館、理髮店等成為消費兌換點,最大限度激發居民參與志願服務的熱情。機制運行以來,社區共計發布環境衞生整治、兒童關愛保護、助老愛老敬老等志願服務活動項目12個,新註冊志願者204人,吸引600多人次、開展服務1500多個小時,匯聚起服務群眾“同心圓”。

  志願服務是賦能社會治理的關鍵環節。減輕困難家庭教育負擔的“陽光助學”項目、為困境兒童撐起保護傘的“愛心媽媽”項目、推動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的“暖‘新’聚力”項目,為保障社區居民健康的“醫心守護”項目……一系列志願服務項目的涌現,是環縣通過“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服務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生動實踐。

  “社區連接千家萬戶,專業社工是堅實橋梁,志願服務是涓涓活水。立足本土,環縣委社會工作部將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專業社工+志願服務’雙輪驅動模式,規範志願服務團隊的管理與培訓,推動開展志願服務項目品牌化、常態化,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社區長遠發展築牢根基,為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鮮活路徑。”環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梁海濤&&。(記者:喬 潔 通訊員:郭銳)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