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環州故城,古樸的城墻披上金紗,煥發出歷史韻味;夕陽下的莊子峁生態農莊,伴着輕音樂,游客悠然品嘗着地道的農家飯菜;夜幕低垂的關營村,年輕人圍爐而坐,享受着燒烤的樂趣……近年來,環縣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深入挖掘文旅內涵潛量,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謀劃,通過産業發展、農耕文化體驗等多元路徑,創新激活業態、共建凝聚合力,讓農文旅融合發展成為鄉村共富的強勁引擎。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環縣共接待游客218.17萬人,實現旅游花費10.95億元。
環州故城
碧波戲秋韻 古城增新顏

環州故城游人如織。 慶陽融媒記者 喬潔 攝
初秋時節,走進環州故城的龍泉蕩舟片區,路邊綠樹成蔭、水面碧波蕩漾,游客或駕船游湖、或在岸邊拍照打卡,孩子們嬉戲打鬧,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這裡真是個游玩的好地方,我和家人在船上欣賞了美景,還體驗了開船、打水槍,太好玩了。”來自慶城縣的小游客陳官皓滿臉興奮地説。
隨着旅游熱度不斷增長,環縣全力暢通旅游交通路網,重點對景區周邊路網進行全面優化,讓游客“行”得順心。環州故城配齊大型游樂設施和民宿酒店,打造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藝展演秀、科技與文化相碰撞的無人機表演秀、9D球幕飛行影院與道情皮影相融合的活態非遺秀、線上與線下相銜接的農特産品展銷等,讓每一位游客都有“一步一景致、一城一風情”的沉浸式體驗。
“景區業態的不斷豐富,讓旅游收入持續增加,依託黃土風情打造的特色民宿也成為游客體驗‘詩意棲居’的熱門選擇,入住率達到了90%。”環州故城工作人員范鹹峰説。
莊子峁生態農莊
煙火尋古味 農莊載鄉愁

莊子峁一瞥。 (資料圖)
莊子峁生態農莊位於洪德鎮的垣峁上,踏入農莊,濃郁的煙火氣撲面而來,手工豆腐、油果果、牛油茶、蕎面油圈圈、石磨辣椒面、農家醬醋等特色美食與農特産品應有盡有。如今,莊子峁生態農莊已“蝶變”為集農耕文化傳承、非遺體驗、鄉村旅游於一體的特色景區。
據了解,莊子峁生態農莊是環縣首個乾旱山區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試點村。依託鄉村文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自然風光為底、以文旅康養作筆,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産業融合、助農增收的突破口,配套建設了農耕民俗文化展示館、鄉愁記憶館、九德書苑、寫生基地、多功能培訓室等文化娛樂設施和窯洞農家樂、燒烤啤酒廣場、共享廚房、民宿等旅游服務設施,打造了集生態旅游、綠色採摘、特色産業、休閒康養融合發展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關營村農文旅融合體驗園
園區生百趣 瓜果滿園香

關營村農文旅融合體驗園。 慶陽融媒記者 馬蓉蓉 攝
在關營村農文旅融合體驗園裏,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孩子們靈動的身姿,將一個個舞蹈節目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燒烤園區內,羊肉串香氣四溢,歡聲笑語不斷,整個園區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
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關營村緊盯“群眾富、集體強”兩大核心目標,積極創新探索,着力培育瓜、果、菜、菌、游等特色産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田園綜合體。
“我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精心規劃了村史文化長廊區、果園産業培育區、皮影燒烤露營區、親子游樂垂釣區和觀光農業採摘區五大特色板塊。現代農業産業園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精準控溫控濕,培育出冬棗、車厘子等11種優質瓜果品種,開園以來銷售額已突破80萬元,成為游客爭相前往的採摘休閒地。”關營村黨支部書記慕定堂説。
截至目前,關營村累計接待游客超5萬人,實現旅游花費100萬元。
紅色游、民俗游、美食游、避暑游、邊塞游、草原游、鄉村游“七大特色旅游品牌”促使環縣持續融入陜甘寧旅游經濟圈,構建出周邊區域旅游聯合體,全力提升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激發旅游消費市場活力,推進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環縣以融合發展為路徑,以改革創新為引擎,不斷優化文旅産品供給,豐富文化旅游業態,提高文旅服務水平,助推全縣文旅産業提檔升級。”環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夏慶成説,“接下來,環縣將繼續豐富旅游産品,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敞開大門歡迎各地游客前來體驗環縣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慶陽融媒記者 馬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