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舟曲縣聚焦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將人才作為發展電商的核心支撐,精準引育建強電商人才梯隊,以人才驅動打通農品外銷通道,靠優質服務築牢人才創業根基,讓特色山貨變身“網銷爆品”,讓返鄉人才成為“振興主力”,書寫出人才賦能鄉村、電商激活發展的舟曲答卷。
以“才”構建電商矩陣。堅持“外引專業力量,內育本土骨幹”雙向發力,構建多層次電商人才培育體系,夯實電商發展的人才基石。精準引才注入智力,聚焦電商産業鏈關鍵環節,實施“帶編入企”引才計劃,成功引進電商專業運營團隊1個,柔性引進電商戰略顧問1名、客服技術骨幹2名,為全縣電商發展中的直播運營、供應鏈管理等薄弱領域提供專業指導。分層育才壯大能力,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定制化培訓,面向返鄉創業青年、致富帶頭人、村“兩委”幹部,採用“分類分期+實戰實訓”模式,2025年累計開展電商直播技巧、選品包裝、數據分析等培訓及外出觀摩學習6場,覆蓋250餘人次,培育出一批懂電商、會運營的本土實操人才;深化“雙向培養”計劃,以大學生創業聯合協會黨支部為載體,將2名優秀大學生頭部主播培養成黨員,把3名大學生黨員培育為電商領域帶頭人,實現“人才成長”與“組織建設”雙向促進。挖掘培育激活潛力,深入鄉鎮挖掘“土專家”“田秀才”,從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中篩選出19名懂農情、善帶貨的本土達人,納入電商人才庫重點培養;同步打造共享培訓室、特色直播場景26處,推動“電商+黨支部+合作社”模式落地,讓本土人才有平台、能幹事;2025年8月,縣婦聯牽頭成立“巾幗村播聯盟”,吸引80余名婦女參與電商創業,有效壯大電商人才隊伍規模。
靠“才”驅動農貨出山。以電商人才為産銷銜接的“紐帶”,依託人才優勢破解農特産品“出山難”問題,推動“田間地頭”與“消費市場”精準對接。人才主導構建電商生態,由引進的電商專業團隊牽頭,聯合本土人才共同搭建“1+19+N”三級全域電商生態體系,以縣域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核心,19個鄉鎮電商服務站由本土電商人才負責運營,N個村級服務點、合作社配備電商聯絡員,形成 “專業人才統籌、本土人才落地”的運營格局;在人才團隊指導下,成功孵化“錦鯉曲瓦”“楞上農甄”“多彩南峪”等19個地域特色電商品牌,讓山貨有了“金字招牌”。人才帶動創新銷售模式,發揮直播達人、運營人才的創意與資源優勢,創新“企業選品+達人直播+雲倉物流”模式,由電商人才對接農産品基地制定標準,組織主播團隊結合春節民俗、“簪花之路”文旅等熱點,策劃開展“迎新春・鬧元宵”民俗年貨節直播、穿越“簪花之路”農産品展銷等活動5場次,舉辦“花開舟曲・迎新春”“鄉鎮好物聚618”等電商直播大賽3場次,以“流量思維”激活消費需求;2025年,在人才團隊主導下累計開播460余場次,帶動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7000萬元,推動黑土豬、從嶺藏雞、羊肚菌等山貨走向全國。人才助力拓展外銷渠道,依託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的資源與經驗,2025年1月推動甘肅咔咔海淘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20萬美元貨物出口澳大利亞,完成舟曲縣跨境電商“零的突破”,為山貨外銷開闢國際新路徑,彰顯人才在拓展市場中的關鍵作用。
扶“才”強化創業支撐。圍繞“讓電商人才留得住、幹得好”,從就業、政策、配套三方面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為人才創業解除後顧之憂。就業扶持穩根基,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針對電商人才需求,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開發200個電商客服崗位、50個大數據標注崗位,月均薪資3500元,已吸納30名未就業大學生上崗,既解決青年人才就業難題,又為電商産業儲備後備力量。政策補貼減負擔,針對初創電商企業及個體人才,&&“暖心”政策,給予房租減免、物流補貼、直播設備資助,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0余萬元;為大學生電商創業者申請發放創新創業資金35萬元,降低創業初期成本壓力,對5名錶現突出的電商人才給予表彰獎勵,激發人才創業熱情。配套服務解難題,建立“電商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為創業者提供營業執照辦理、品牌註冊、稅務諮詢等“一站式”服務,累計服務200餘人次,讓人才少跑腿、多幹事;完善物流配套,累計發展物流企業20余家,建設快遞網點196個,實現鄉鎮村快遞服務全覆蓋,解決人才“發貨難”問題;整合24家入駐企業資源,構建完整供應鏈,讓人才專注運營、無需擔憂後端保障,為電商人才創業提供堅實支撐。(薛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