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鎮原縣平泉鎮文洼村肉兔養殖場,標準化棚舍排列整齊,兔籠內肉兔活潑健壯,飼養員正通過環控設施精準調節室內溫度……這片充滿生機的養殖基地,曾是閒置已久的湖羊養殖場地。如今,在政府、企業與村民的攜手下,這裡已成為盤活閒置資源、帶動群眾增收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以前這些棚舍空着,看著讓人可惜,現在改造成養兔廠,不僅把地盤活了,更讓村裏有了穩收入。”文洼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國昌説。平泉鎮將閒置資源盤活作為産業振興突破口,經多方考察,與甘肅綠生源公司達成合作,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將文洼村列為首批改造示範點。14座老舊棚舍被重新規劃,安裝歐式兔籠具與配套環控設施,昔日“沉睡資産”搖身變為現代化養殖“樣板間”。目前,文洼村已有4棟棚舍投入使用,肉兔存欄1.2萬隻,累計出欄7.2萬隻;待全部改造完成後,基地發展動能將進一步釋放。

産業穩健發展,離不開全鏈條支撐。作為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理事單位,甘肅綠生源公司將文洼基地納入全産業鏈布局,不僅提供優質種兔與先進養殖技術,更推行“七個統一”管理模式,從育種到餐桌嚴格把控品質。為破解養殖糞污難題,基地同步建成分子膜發酵池與原料廠,生産的有機肥直供周邊農田,構建起“兔業養殖——糞污處理——肥料種植”的生態循環體系,實現生態保護與“變廢為寶”的雙重效益。
産業興則農民富。文洼村肉兔基地讓村民的“錢袋子”實實在在鼓了起來:土地流轉戶穩定獲得租金;20余名周邊群眾在基地務工,人均年增收超4萬元;村集體通過基地承租,經營性收入穩步增長。2024年,文洼村人均純收入達15892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35萬元,昔日的副業養兔,如今成為村民的“致富快車”。

文洼肉兔基地的蛻變,是平泉鎮盤活閒置資源、助力農民增收的生動實踐。隨着産業規模持續擴大,這裡將進一步發揮標杆作用,讓更多村民在肉兔産業“兔”飛猛進的發展中,奔向更美好的生活。(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