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華池縣喬川鄉平菇種植基地,一排排菌棚整齊排列,棚內菌棒有序碼放,鮮嫩的平菇飽滿水靈,陣陣清潤菌香撲面而來,一幅生動的鄉村産業發展圖景,正以菌香為筆,書寫着産業補鏈、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美麗答卷。

今年以來,喬川鄉與禮泉鑫淼雙利菌業正式達成合作協議,招引該企業投資新建佔地22578平方米的食用菌種植繁育基地,改建14座菌菇培育大棚、1處智能保鮮庫,還建設制料、滅菌等多類功能車間及配套設施。截至目前,基地已生産60萬棒平菇菌棒,預計年産超100萬棒、年收益超100萬元。不僅填補了當地食用菌規模化種植空白,還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華池縣喬川鄉地處山區,長期受單一種植結構制約,産業附加值提升乏力,“種得出、賣不好”,“有産量、沒效益”的難題,一直是當地發展的“絆腳石”。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喬川鄉立足“補短板、強鏈條”産業發展思路,經多輪實地考察、精準對接,成功招引雲嶺菇業園建設項目落地,依託喬川鄉優質土地資源與適宜氣候條件,打造“菌種培育+標準化種植+産品初加工”一體化産業鏈,不僅開展食用菌種植、清洗、分揀、包裝等基礎環節,還將部分産品深加工為乾貨、預製菜等,吸納周邊群眾就近務工70餘人,預計年人均務工收入增加2萬-3萬元,既有效提升産品附加值,又實現了“務工增收+技能提升”雙重效益,為鄉村産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除了直接務工收入外,該項目還通過多種模式帶動農戶持續增收,基地優先採購當地玉米芯、麥麩等農業廢棄物作為食用菌種植原料,解決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為農戶帶來每年10余萬元額外的原料銷售收入;間接帶動當地運輸、餐飲、農資銷售等相關産業發展,形成“一業興、百業旺”的局面,食用菌種植後的菌渣反過來作為蕎麥種植的有機肥料,構建“蕎麥種植+食用菌培育+循環農業”的生態産業鏈,讓農業資源實現高效循環利用。

華池縣喬川鄉菌菇種植不僅是一個種植項目,更是一套可持續的産業發展模式,它讓鄉土資源與現代技術相遇,讓産業發展與百姓增收相連,在菌香漫溢的田野間,一幅産業興旺、百姓富足的鄉村振興畫卷,正緩緩鋪展。(楊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