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依託豐富的光照資源、完備的工業體系及廣闊的新能源市場需求,將光伏等新能源産業作為綠色低碳轉型核心引擎。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下,昔日戈壁荒灘蛻變為清潔能源 “藍色寶庫”。永昌正泰光伏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泰光伏”)便是這片熱土上的重要耕耘者,其在永昌縣河清灘建設的100MW光伏電站,是企業布局西北新能源市場的關鍵項目。金昌市稅務部門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引導企業向綠而行、合規經營,助力企業在合規道路上穩步前行,實現“綠色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政策直達快享 激活産業發展動能
“稅務部門的輔導特別細緻,從項目立項初期就精準推送企業可以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算清了‘政策賬’,這對我們統籌項目資金、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幫助太大了!”正泰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連文感慨道。
在永昌縣河清灘100MW光伏電站項目籌備階段,永昌縣稅務局組建新能源産業專業輔導團隊,與企業財務團隊精準對接,不僅詳細解讀“三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還“手把手”指導企業梳理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數據,深入生産一線核查耗能信息,輔導企業規範留存備查資料,確保合規享受政策紅利。

稅務幹部深入光伏企業輔導優惠政策
近三年來,正泰光伏累計享受相關政策減免稅額達2200萬元。“這種‘提前介入、全程陪伴’的政策服務模式,讓我們在項目啟動之初就搭建起清晰的稅收管理框架,不僅為後續數年的稅務管理定下合規基調,更讓我們有底氣將節省的資金投入到光伏組件的更新升級中,提升發電效率。”該企業法定代表人張鑫對納稅服務讚不絕口。
精準輔導解難 築牢合規申報防線
2024年12月1日起,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在全國全面實施,2025年一季度迎來首個完整季度徵期。由於對新政策申報流程、時間節點理解不透徹,正泰光伏錯過首次水資源稅申報期限。
“當時我們對水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申報方式都不太清楚,特別着急。”張連文回憶道。永昌縣稅務局在日常徵管監測中,通過大數據發現企業申報異常信息,第一時間組織業務骨幹上門輔導,從水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確定、適用稅額標準,到申報期限、線上填報操作,為財務人員進行全方位梳理,幫助企業順利完成申報。
通過稅務部門的及時提醒和輔導,企業建立完善稅費政策享受動態更新&賬,組織財務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從被動應對變成主動學習,逐步完善了企業內控機制。機制的健全不僅化解了企業風險,更夯實了合規經營基礎。
稅惠賦能環保 堅定綠色發展決心
“稅惠政策的紅利讓我們在環保投入上更有信心和幹勁。購置先進環保設備不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張連文&&。
作為新能源領域重點企業,正泰光伏始終深耕環保領域,積極投入資金升級環保設備。河清灘100MW光伏電站投産後,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9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23萬噸,為金昌市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為此,永昌縣稅務局與環保部門、自然資源部門建立常態化信息共享和協作機制,每月跟蹤獲取企業設備運行數據、資金投入進度,結合光伏電站發電量波動情況,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指導企業防範各環節涉稅風險,讓企業在綠色發展路上“輕裝上陣”。
永昌正泰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的“合規賬本”,不僅記錄着稅收數據,更承載着新能源企業的成長軌跡。下一步,正泰光伏將持續在合規軌道上穩健前行、向陽而生,為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光伏動力”。(呂燁 周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