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8-27 17:14:46 來源: 華池縣融媒體中心

華池縣林鎮鄉:食用菌撐開“致富傘” 産業鏈鋪就“振興路”

2025-08-27 17:14:46     來源: 華池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華池縣林鎮鄉緊扣“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規劃,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創新“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建成集食用菌生産、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産業園,以全産業鏈思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為群眾增收致富注入澎湃動能。

  走進華池縣林鎮鄉食用菌産業園C區,連片的大棚在陽光下整齊排列,棚內菌香撲面而來。工人們正忙着採摘、裝筐,新鮮的香菇經冷庫暫存、分揀車間分級後,將裝車發往鄭州、福建、上海等地,部分經真空包裝後遠銷國外,日均銷量達800至1000筐。

  慶陽聚力菌業有限公司林鎮食用菌産業園主任杜青華説:“現已上了80個棚,80萬棒香菇,每個棚1萬棒,産出香菇500余噸。”

  慶陽聚力菌業有限公司通過流轉土地,讓昔日的農田變身標準化産業園,村民們不僅能領到土地流轉費,還能在園區務工。

  慶陽聚力菌業有限公司林鎮食用菌産業園主任杜青華:“目前已兌付土地流轉費90152元、租賃費63萬元,帶動當地群眾200餘人在園區這邊幹活,群眾增收每人達5000元以上。”

  林鎮鄉黃渠村村民同文梅,過去因為家庭原因,只能守着土地務農,隨着家鄉食用菌産業園建成,像她這樣不便離家的婦女,也迎來了就近增收的新機會,生活有了新奔頭。

  華池縣林鎮鄉黃渠村同文梅説:“我就是這當地的農民,香菇園建起來,我們每天早晨下來摘菇,一天平均收入130塊錢。”

  在産業園B區的平菇種植大棚內,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鮮嫩的平菇簇擁着從菌棒中冒出,范&村村民陳梅芳正嫻熟地采收、整理,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華池縣林鎮鄉范&村村民陳梅芳説:“往年一直就要出門(打工)呢,今年根本不需要出門,我們今年在這打工,掙的有花的錢,也有攢的錢。”

  林鎮鄉食用菌産業的蓬勃發展,既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更離不開對“廢物利用、循環發展”理念的踐行。當地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讓産業鏈條不斷延伸,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玉米芯、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在産業鏈中變身為食用菌生長的優質培養基,既解決了廢棄物處理難題,又降低了生産成本,形成了“農業廢棄物—菌棒—食用菌—菌渣還田”的良性循環模式,讓綠色發展理念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

  慶陽蕈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茂鵬:“第一步我們做了20多個棚,放了不到40萬蘑菇棒,試一下氣候,感覺氣候挺好的,每天基本上出十到十幾噸蘑菇,下一步我們計劃馬上拉材料,種20畝赤松茸,赤松茸的原材料主要是周邊的玉米、玉米芯,第三步,剩餘的棚我們計劃到11月份種植羊肚菌,計劃在這裡紮下根,紮實實地的幹幾年,我們自己發展,讓老百姓跟着我們發財。”(華池融媒:封康康 雷彩利)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