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8-26 17:53:11 來源: 永昌縣融媒體中心

永昌:築牢“五區”黨建矩陣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

2025-08-26 17:53:11     來源: 永昌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永昌縣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持續夯實“五區”基層黨建根基,精準瞄準薄弱環節集中攻堅,以創新舉措破解發展瓶頸,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提質,高水平高質量抓好基層黨建各項任務落實,着力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農區強基,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大力推進農區基層黨建“四項任務”,充分發揮組織推動優勢,統籌協調財政銜接資金8227萬元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29個,項目化思維推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八種模式”,實施重點項目42項,爭取紅色美麗村莊項目2個,謀劃儲備一村一實體産業項目136個,有實體産業村佔90%,村集體“造血”功能持續增強。緊盯破解“空心村”黨建難題,在紅山窯鎮試點推行“空心村”黨建聯合體,成立噸包袋、高原夏菜、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産業聯合黨委3個,設立暖心服務站、聯絡站,對“空心村”無職黨員、流動黨員分類管理,黨員作用有效發揮。全面推行“有事找書記、有事找警察”經驗做法,全覆蓋選派112名民(輔)警進入村“兩委”班子,設置“書記警察服務窗口”112個,解決群眾訴求385件,協調解決矛盾糾紛267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鄉風的推動作用,健全農村黨員、村社幹部操辦婚慶喜慶等事宜報備承諾制度,制定《永昌縣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試行)》《永昌縣農村訂聘迎娶指導性規範(試行)》等指導性文件,因地制宜明確彩禮上限普遍控制在6萬元以內、宴席規模不超過20桌、煙酒菜品等標準,不斷破陳規、除陋習、樹正氣,逐步實現移風易俗常態化、婚喪事宜規範化、鄉風民風文明化。

  林區護綠,守牢生態安全堅實防線。健全完善“鄉村黨組織+林場(站)黨組織+農民合作社”運行機制,謀劃推進“紅色護綠”先鋒行動,在3家國有林場全覆蓋設立黨組織,選配黨組織書記3名,劃定20個黨員責任區、成立3個黨員護林先鋒隊,着力構建“自然資源部門統籌、林場劃片、護林員包點”的立體化護綠網絡,實現造林、管護、撫育全周期閉環管理。創新“黨建+林長制”融合模式,建立“縣鄉村”三級林長責任落實機制,配備1名總林長、4名林長、21名村級林長、84名護林員和180名生態護林員,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常態化監管機制。堅持黨建引領護綠、興綠、擴綠,依託“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態項目,累計投入7400萬元,完成人工造林2.24萬畝、封山育林4.4萬畝,完成退化林修復8.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0.7%,草原植被蓋度達38.28%。

  景區鑄魂,打響文旅融合特色招牌。積極探索黨建賦能文旅發展新模式,構建“文旅部門統籌、景區聯動、村企協同”發展機制,立足縣域7家A級景區文旅優勢資源,依託西灣、北海子、雙橋、南莊等紅色美麗村莊,構建紅色文旅産業黨建聯合體,發揮漢明歷史文化長廊聯合黨委作用,聯合開發紅色文化“全線”“半線”旅游線路,加快構建黨建工作矩陣,推動黨建引領景區高質量發展。

  園區賦能,構建服務發展全優鏈條。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目標,聚焦“紓困解難、融合發展”,制定加強園區黨建9項措施,成立園區企業黨支部7個,打造園區黨群服務中心1處,設立警務、醫務、融智e家等功能室,為園區黨員職工、流動黨員、引進人才、新就業群體等提供便民服務。持續推進新興領域“兩個覆蓋”攻堅行動,成立農牧業行業、快遞物流行業等新興領域黨組織7個,“三有”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77家,覆蓋率達73.3%,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133家,覆蓋率達70%。深化“包抓聯”“六必訪”制度,累計解決企業用工、融資、用地等難題195件。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