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優化營商環境 助推高質量發展】
舟曲:稅惠力量擦亮文旅品牌
今年以來,甘南州舟曲縣以“文旅融合”為主線,打造出百餘公里的“簪花之路”風景廊道,有機融合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讓生態資源變身群眾“致富良方”。
舟曲縣峪景山莊是“簪花之路”上的“網紅”民宿。“以前總愁辦稅,民宿離縣城遠,我又不懂申報流程,來回跑一趟得大半天。”山莊負責人馮燕軍説。舟曲縣稅務局得知後,安排稅務幹部帶着政策手冊和操作指南上門服務,逐項為馮燕軍講解申報步驟。
“現在在店裏就能辦完所有納稅手續,方便得很。”馮燕軍説。
舟曲縣稅務局以“政策宣講+實操指導+精準推送”為抓手,組建“稅收流動宣傳團隊”,循着“簪花之路”的足跡主動靠前服務,手把手教商戶操作電子稅務局申報、更正申報,讓“指尖辦稅”替代“往返奔波”。依託大數據篩選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通過徵納互動平台精準推送“六稅兩費”減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讓“政策紅利”惠及群眾。
王秀雲是舟曲縣大峪鎮香杭村村民,也是老地眾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雲之繡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在舟曲縣婦聯扶持下,她創辦了“雲之繡手工作坊”,把留守婦女、陪讀寶媽組織起來,讓舟曲縣傳統刺繡煥發生機,帶動20余名婦女穩定增收。
舟曲縣稅務宣傳團隊精心準備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材料,為她細緻講解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非遺相關産業扶持等政策、納稅信用貸款在電子稅務局中的申請流程操作。
“稅務人員上門教我線上操作,並講解推送符合小微企業的減免條件,省錢又省心。”王秀雲説,稅費負擔輕了,她更有信心帶着姐妹們把刺繡手藝傳下去,讓更多人通過非遺技藝增收。
大峪鄉康林綜合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出欄育肥豬400多頭,臘肉加工帶動43戶農戶增收,每戶年均分紅1100余元。舟曲縣稅務團隊針對企業特點,專門梳理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稅收優惠清單”。
“您這屬於農業生産者銷售自産農産品,符合免稅條件,這部分收入不用繳增值稅……”稅務幹部上門既講政策條文,也算“減免明細賬”,為企業減負。
“他們不光送來稅收優惠政策,還幫我們核對申報信息,哪些能減、怎麼申報,説得明明白白。”合作社負責人康三西笑着説。
如今的“簪花之路”,既是游客沉浸式體驗“藏鄉江南”風情的文旅長廊,也是沿線商戶依規經營、安心發展的致富之路。舟曲縣稅務局將持續為沿線商戶厚植誠信納稅理念,用稅惠力量擦亮“藏鄉江南 花開舟曲”文旅品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通訊員 李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