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丹縣清泉鎮易地搬遷産業園內,經過升級改造的産業基地面貌煥然一新。“以前外出打工顧不了家,現在就盼著基地建好,在家門口上班!”對於像王大姐這樣的搬遷戶來説,這不僅僅是廠房,更是“掙錢顧家兩不誤”的新希望。王大姐的期盼,道出了山丹縣抓實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的關鍵——産業支撐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今年,山丹縣精準發力,三大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在霍城、大馬營、清泉三鎮同步推進,為搬遷群眾鋪就穩定增收路。投資600萬元的霍城鎮群眾就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標準化廠房、倉儲中心等配套設施加速建設,建成後可創造數百個穩定崗位,直接助力搬遷群眾實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就業”的跨越。投資100萬元的大馬營鎮易地搬遷燕麥草産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灌溉渠道,讓連片綠油油的燕麥田有了穩定水源保障,正切實轉化為搬遷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色産業”。投資141萬元的清泉鎮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産業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對安置點附近産業園實施改造,重點配套完善水肥一體化基礎設施,有效促進農産品産量、質量雙提升。
三大項目的實施,是山丹縣着力補齊易地搬遷後續産業短板、提升項目綜合效益的關鍵舉措。通過夯實産業“硬支撐”,將發展動能轉化為搬遷群眾的就業增收渠道,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張 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