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肅州區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駛入快車道

肅州區西南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生為患者測量血壓。
今年以來,肅州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着力破解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顯著提升。這背後是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釋放的強大動能。
中醫新療法受歡迎
近期,肅州區總醫院總寨分院中醫疼痛康復理療科主任李賀雄為腰疼3年的村民王忠進行治療。“入院不到10天,我就能站直走路了。”王忠説。在肅州區,像王忠這樣飽受慢性疼痛困擾的村民不在少數。
為提升基層診療能力,李賀雄赴省級醫院進修,將“正清風痛寧三聯序貫療法”引入鄉鎮。“這是激素的替代療法,純中藥製劑,副作用小,抗炎止痛、活血通絡效果顯著,對治療頸肩腰腿痛、風濕關節炎等效果很好。”李賀雄説。該療法結合定點注射、透藥、口服及艾灸、針刺等24種中醫適宜技術。
肅州區總醫院總寨分院的變化是緊密型醫共體“上幫下”的縮影。“公立醫院改革以來,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定期下沉坐診,疑難雜症得以解決,我們的技術和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肅州區總醫院總寨分院院長殷毓琪説,這種“請進來教”的模式,讓優質資源真正惠及基層。
“五大中心”架起便民高速路
“家門口就能拿到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檢驗報告,真方便。”在肅州區總醫院西南街分院取報告的患者趙花説。
醫護多用心,患者少跑腿。肅州區總醫院西南街分院依託醫共體協同優勢,創新成立影像心電中心、檢驗中心、遠程會診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五大中心”,與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實現無縫銜接。“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遠程會診”的模式高效運轉,讓居民足不出社區即可享受二級、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
肅州區總醫院西南街分院去年至今完成遠程X線檢查1150人次、遠程心電圖檢查147人次,向上級醫院送檢標本158人次,遠程病歷會診93人次,累計服務患者1548人次。醫共體內部資源的深度整合與高效共享,打通了便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肅州區已有3家衞生院首次開展二級手術,全區基層門診量增長30%,慢性病規範管理率達89%,“首診在基層”的健康格局正加速形成。
遠程會診打破時空壁壘
在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老年病科主任趙麗萍正通過屏幕為玉門油田生活基地的一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足部外傷護理的遠程會診。仔細查看患處照片、詢問用藥情況後,她給出了專業的治療建議。
“遠程會診的費用,省內專家免費,省外專家按級別在200元至400元,患者減少了奔波,在市內醫院報銷比例還高。因此,這一年患者外出就醫比例明顯下降,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工作人員孫萍説。
近年來,肅州區總醫院(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着力打造跨區域醫療協作平台。遠程會診中心聯動37家醫療機構,專家庫擴容至150人,93名專家年服務量超千例。依託“互聯網+醫療”模式,成功突破地域限制,邀請省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李紅玲為晚期肺癌患者遠程會診;連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專家為腹腔黏液假瘤患者制定個性化方案;通過肝動脈灌注化療成功救治肝癌患者……優質醫療資源實現跨時空共享,生命救治的快速通道由此開闢。
“緊密型醫共體的核心在於總醫院與基層機構的緊密協同、雙向賦能。我們將持續深化醫共體建設,大力推動智慧醫療應用,讓協同更高效、資源更下沉、服務更優質,為群眾開通更便捷的健康通道。”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小兵説。(酒泉融媒記者 陳燕 白潔 賀成武 實習生 柴瑞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