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合作市: “五季閉環”服務體系助牧民增收-新華網
首頁> 正文

甘南州合作市: “五季閉環”服務體系助牧民增收

2025-08-06 08:39:08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合作 “五季閉環”服務體系助牧民增收

  在甘南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鎮的草原上,一場關於牧區治理的深刻變革正在悄然發生。在這裡,古老的游牧智慧與現代治理理念碰撞出璀璨火花,孕育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春、夏、秋、冬加春季轉場的“五季閉環”服務體系。

  “春忙顧不上、夏跑跟不上、秋賣幫不上、冬閒管不上”這四句流傳在牧民口中的順口溜,道出了傳統牧區治理的深層困境。

  合作市佐蓋曼瑪鎮黨委書記石永剛對此深有感觸:“牧民跟着水草走,服務就不能‘困’在辦公室裏。我們常説要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但在牧區,這‘一公里’每天都在移動。”

  佐蓋曼瑪鎮牧民年均轉場里程超過160公里,最遠的夏季牧場距離鎮政府駐地達40余公里。“以前去鎮上辦個事,要一天才能到。”崗岔村老黨員德合拉東智回憶。

  今年年初全省分類推進“五區”基層黨建工作以來,合作市圍繞牧區黨建工作積極打造“旗映雪域·牧韻羚城”黨建品牌,佐蓋曼瑪鎮將這一牧區黨建品牌與長期以來的工作實踐相融合,打造“五季閉環”服務體系,走出了一條有溫度、有實效的基層善治之路。

  這一體系的建立,得益於一次牧戶走訪,牧民一句“我們放牧看的是草情,不是日曆”,讓鎮黨委班子成員豁然開朗——“牧業生産有着比四季更精細的時令節奏,應當按照這個‘生物鐘’來設計服務。”

  針對春季“牲畜掉膘、飼草短缺、信貸困難”的“春乏關”,鎮黨委創新推出“三提前”機制:黨員服務隊化身“牧區快遞員”,提前3個月摸排需求、提前2個月調配物資、提前1個月發放貸款,將往年的“人等草”變為現在的“草等人”。

  在克莫1號牧草基地,成捆的青貯飼料整齊碼放,牧民們排隊領取。今年春季,鎮黨委通過黨員中心戶收集牧戶需求36份,協調發放飼草料2000余噸;聯合農業銀行為106戶牧民發放小額信貸資金2900余萬元,確保牲畜安全度春。“往年春季總擔心草不夠,現在政府提前幫忙備好牧草,心裏踏實多了。”牧民才讓扎西説。

  佐蓋曼瑪鎮組建了一支由黨員中心戶、鎮各中心專業技術骨幹等12名黨員組成的“馬背服務輕騎兵”。他們背着便攜式B超機、制氧設備,帶着裝有政策手冊、夏牧服務卡的“服務百寶箱”,跟着牧民轉場路線在草原上穿梭,成為流動的“牧民服務站”。

  今年以來,這支“輕騎兵”已巡迴服務25次,累計騎行行程600余公里,覆蓋6個行政村1038戶農牧民,現場講解政策80余場次,代辦相關事項23件,調解草場糾紛5起。

  為了打通牛的銷路,佐蓋曼瑪鎮黨委推動構建“線下市場+線上直播+合作聯社”立體銷售網絡,積極對接合作市經濟聯合總社、合作市電子商務中心,整合養殖資源,打通銷售渠道,破解“賣難價低”的困境,今年預計吸引蘭州、臨夏等地客商30余家,帶動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時,各村支部已培訓儲備“牧民主播”12名,為即將到來的出欄季做好準備。

  “去年,黨員服務隊幫我家牦牛做了檢疫,還&&好了買家,今年出欄我一點也不擔心。”牧民完瑪才讓充滿期待。

  冬季是牧民們較為閒適的季節,這時候,牧民有更多的時間去“充電”學習。佐蓋曼瑪鎮黨委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徵集,梳理出《草畜平衡》《森林草原防滅火》等政策法規課、《高寒棚圈搭建》《牦牛越冬飼料儲備》等傳統技術課以及《短視頻營銷》《電商運營》等新技能課,為牧民“傳寶授經”,幫助牧民科學養殖,增加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在春秋轉場時節,佐蓋曼瑪鎮的黨員服務隊都會在險要路段設立“臨時服務站”,為牧民提供熱水、乾糧等基本物資,配備應急藥品、維修工具和臨時畜欄。鎮司法所幹部也會帶領“流動調解隊”及時調解草場糾紛。

  “現在轉場有了‘護航隊’,再不用擔心半路出狀況。”牧民旦增對服務人員充滿信任。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糾錯】 責任編輯:鄭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