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時節的靜寧大地,暑氣漸斂卻余溫未散。一座座村居浸在通透的天光裏,墻畫鮮亮、庭院整潔;一條條道路在樹蔭間舒展,連接起村民院落;一項項産業正攢着秋收的勁——果園裏套袋的蘋果墜滿枝頭,養殖場的牛群膘肥體健,車間的機器聲裏藏着豐收的期待,處處是生機勃發的模樣,既有盛夏的飽滿,又透着秋來的從容。
走進靜寧縣余灣鄉王坪村老果園改造暨蘋果新品種栽植示範點,600畝集中連片改造的果園綠意盎然,曾經枝丫老化的老果樹被整齊替換,新栽的蘋果苗在覆膜保墑的地壟上迎風挺立,嫩綠枝葉舒展,奮力汲取着陽光。“我家今年改造了4畝老果園,都換了瑞雪的苗子,苗子成活率在95%以上,明年就能挂果了。”王坪村果農王新社在園內忙碌,言語裏滿是對未來果園碩果纍纍的嚮往。
據介紹,該示範點在改造過程中,嚴格按照最新的科學技術標準進行操作,堅持“適地適樹、優化品種、突出特色”原則,選用果形端正、肉質細脆、酸甜可口、風味濃厚的山地青砧瑞雪新品種,搭配種植靜寧1號,推廣寬行窄株標準,採用無支架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同時行間統一推廣套種板栗南瓜,當年每畝增收1500元,實現“一年建園,二年挂果,四年豐産,當年有效益”。
今年,余灣鄉按照“保面積、穩規模,優品種、調結構,強管理、增效益”的思路,穩步有序推進老果園改造,高標準建成山地青砧瑞雪示範基地,推廣“三新”模式,全鄉共改造老果園1000畝,實現了基地建設科學規範、技術標準高、示範帶動效應好的目標。
産業興旺富了鄉親,也讓大家對生活品質、居住環境、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期待和需求。在余灣鄉張溝村,文化廣場邊各種各樣的花卉樹木,生機勃勃、綠意盎然,放眼望去,村莊乾淨整潔、道路平坦、屋舍儼然、環境清幽,一派恬靜和美的鄉村和美景象。
針對轄區內人居環境整治重點領域、薄弱環節,余灣鄉全面落實“綜合整治、監督管理、常態長效”工作任務,通過大力拆舊除危、全面集中整治、回收廢舊農膜等舉措,清在日常、管在經常、督在平常,全面營造乾淨、整潔、舒適的農村生産生活環境,不斷推動鄉村實現由表及裏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
“今年,余灣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目標,牢牢抓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果品産業提質增效兩個關鍵,不斷抓實黨建引領、生態改善、民生保障、項目支撐,努力創建山地蘋果優質高效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農文旅融合鄉村旅游示範鄉鎮、鄉風文明社會綜合治理示範鄉鎮,推動全鄉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該鄉黨委副書記王喜紅介紹。
近年來,靜寧縣在立足特色産業,以産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的同時,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實現了産業結碩果,鄉村美如畫的美好願景。
通訊員 胡悅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