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7-29 17:35:56 來源: 隴東報

鎮原縣三岔鎮:小小黑木耳 變身致富花

2025-07-29 17:35:56     來源: 隴東報
字體:
分享到:

群眾在石咀村種植片區採摘成熟木耳。 通訊員 曹雲 攝

  盛夏七月,走進鎮原縣三岔鎮地擺黑木耳試驗基地石咀村種植片區,連片的菌棒整齊排列在田間,黑褐色的木耳如繁星般點綴其間,村民們穿梭在菌棒間採摘成熟的木耳,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我們村流轉了30畝土地種植地擺木耳,每年能帶動40多戶農戶務工。這個地擺黑木耳種植片區不僅讓土地流轉群眾獲得了穩定收益,更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石咀村黨支部書記馬永忠説。

  産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學規劃與精準施策。三岔鎮立足實際,投資190萬元,流轉土地90畝,建成地擺黑木耳試驗基地。目前,基地已形成石咀村和大垣村兩大種植片區,完成了32萬棒地擺黑木耳的種植。在技術與銷售環節,基地構建了完善的保障體系,組織人員赴慶陽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學習,隨後與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由企業全程提供技術指導,確保種植過程專業化、標準化;銷售上採用“企業帶動+訂單式銷售”模式,菌棒由慶陽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應,産品以每公斤60元保底收購,當市場價高於保底價時按市場價格結算,既保障了群眾收益,又有效控制了市場風險。

  木耳産業的發展在聯農帶農方面成效尤為顯著。通過土地流轉,90畝土地每年為群眾帶來4.5萬元的租金收入;基地提供10個固定崗位和150多個採摘崗位,採摘期每人日均收入120元;訂單種植模式讓群眾在企業技術指導下安心種植,收入有了穩定保障。“我在這裡摘木耳,一年下來能收入兩萬元。對我來説,這樣的收入很滿意。”石咀村村民曹天坤説出了當地群眾的心聲。

  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三岔鎮以創新思維激活鄉村發展動能,依託“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全力打造地擺黑木耳試驗基地,讓小小的黑木耳成為撬動産業升級、帶動農民增收的“致富花”,走出了一條産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慶陽融媒記者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