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原縣依託本地資源稟賦,聚焦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全力推進農特産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通過政策引導、科技賦能和全鏈條開發,讓農特産品加工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核心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甘肅聚廣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萬噸果蔬加工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清理、分揀平菇,一筐筐新鮮香菇經前期處理後,被送入自動化冷凍凍幹生産線,數小時後,凍幹平菇便可下線。據該公司普工朱永選介紹,不同果蔬的加工時間各有差異,平菇從進料到包裝需25-26小時,蘋果約48小時,草莓則需35-36小時。

作為鎮原縣招商引進的現代化農業全産業鏈企業,甘肅聚廣利以“五個統一”(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模式為紐帶,將農戶深度嵌入産業發展鏈條,讓農民實現“多路進財”——土地流轉金、務工薪金、訂單種植收益金、入股分紅金多渠道增收。
為提升蔬菜産業附加值、延長産業鏈,該公司在鎮原縣金龍工業園區投資建設了萬噸果蔬加工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完成投資5000萬元,建成蔬菜凍幹、烘乾、打醬、冷凍預製等5條生産線,可生産辣椒系列及各類凍幹蔬菜水果産品,讓新鮮果蔬搖身一變成為訂單化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商超及餐飲企業。2024年,企業完成蔬菜種植3.7萬畝,加工生産蔬菜水果産品3.2萬噸,預估産值達1億元。

“凍幹工藝在食品加工領域處於較高水平,能最大限度保存産品營養價值。”公司董事長趙清&&,目前凍幹蔬菜水果既作為休閒食品和高品質蔬菜銷售,水果類産品進入各大商超,涵蓋電商及客戶定制渠道,凍幹香菜、香蔥還為國外客戶定制生産。
自2022年落地鎮原縣以來,甘肅聚廣利已累計投資1.2億余元,建成“智能育苗、品種培育、集約種植、訂單生産、精深加工”五大板塊,不僅帶動了全縣蔬菜種植業蓬勃發展,也拉動了本地蘋果、黃花菜等農特産品的銷售。通過“種植+加工”一體化模式,田間地頭的“初級産品”轉化為貨架上的“精緻商品”,有效提升了産品附加值。
據了解,該企業每年能帶動500至800人就近務工,年提供勞務費用約2000萬元。在其帶動下,鎮原縣農戶通過訂單種植蔬菜預計年增收逾1.2億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50萬元。

鎮原縣將招商引資作為破解發展瓶頸、激活經濟的重要舉措,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外出招商、簡化項目落地等舉措,大力開展“築巢引鳳”行動。趙清對此深有感觸:“從項目選址、落地到手續辦理及投産運營,政府相關部門都提供‘保姆式’服務,積極協調解決土地流轉、水電網等問題,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鎮原縣金龍工業集中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李雲飛介紹,今年以來,鎮原縣委、縣政府搶抓省級開發區獲批機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招商引資,聖農熟食和聚廣利智慧工廠項目全面開工,隴東包裝和杉城木製品企業實現資産盤活,新興産業孵化基地2期標準化廠房啟動建設。1至5月,集中區完成工業總産值8.69億元,同比增長11.4%。(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