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記者來到金川區寧遠堡鎮龍景村種養循環農業冬小麥示範點,成熟的冬小麥顆顆飽滿、粒粒金黃。收割機穿梭田間,割麥、脫粒一氣呵成,金黃的麥穗順着傳送帶進入脫粒箱,粉碎的麥秸從機身後噴出,一顆顆金黃色的麥粒從收割機出糧口傾瀉而下,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今年産量好得很,又是一個大豐收年份!”種植戶鄧培仁正忙着指揮收割機作業,臉上難掩喜悅。“今年我們種植了120畝的冬小麥,長勢比較好,顆粒飽滿,氣候條件也適宜,加上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比較好,小麥産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每畝地可達到500公斤以上。”

金川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負責人嚴天龍説道:“今年以來,為了確保小麥豐産增收,我們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在品種選擇上,引進‘蘭天331’‘濟麥44’等抗逆性較好的冬小麥品種和‘張春27’‘甘春33’等豐産性較好的春小麥品種。在種植技術上,重點推廣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一噴三防以及小麥淺埋滴灌技術,提高了小麥産量。在機械調度方面,積極協調調度小麥聯合收割機66&,搶抓豐收節點,在有效的時間內,全面開展收割作業,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此外,農技專家們還深入田間地頭,仔細測量麥粒飽滿度、含水量等,並對收割過程中的損失率進行嚴格監測,確保收割工作高效,糧食損耗最低。

據了解,金川區675畝冬小麥將於17日完成收割,預計7月22日開始,春小麥將進入收割期。為確保夏收工作有序推進、顆粒歸倉,區農業農村局將加大溝通協調力度,加強夏收機具調度,實時掌握機手作業分佈和運行狀態。同時,強化氣象服務與應急保障,針對天氣變化、機具故障等突發情況,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全力保障夏收圓滿完成。(記者:曹穎敏 李瑋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