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酒泉城區管網改造現場一派繁忙。記者在封閉作業區內看到,各類工程機械有序作業,排污、雨水、供水等管網分區鋪設,城市地下“動脈”雛形初顯。這場規模空前的城市“裏子”工程,正為提升城市品質、守護民生幸福奠定堅實基礎。
藍圖繪就:花大氣力補短板
緊扣市委“1246”總體工作思路,立足區域中心城市戰略定位,近年來,肅州區持續發力補齊城市短板、提升核心承載功能。城區管網升級改造,正是其中的關鍵一環。
2024年,投資1.36億元的城西片區地下管網及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全面開工,涵蓋南濱河西路破損給水管網、老舊燃氣管網及清泉路污水管網、再生水管網、雨洪行泄通道等改造。目前,清泉路污水管網(光電大道至風電大道段)已完工,其餘子項目正加速推進。
今年,酒泉中心城區計劃實施重點項目74個,總投資達129.62億元。其中,管網更新方面,城北片區中大路南段項目投資1340萬元完成給水、污水、雨水管網改造及主車道恢復,已建成通車;城東片區燃氣等老舊管網更新項目投資3.02億元,正改造燃氣管道4.79公里、供熱管道18.7公里、供水管道18.29公里、排水管道23.47公里,計劃今年10月建成投用。
系統治理:雨污分流解民憂
告別過去“頭痛醫頭”的管線改造和路面修補模式,肅州區統籌考慮各部門關於城區管網改造的方案,堅持統一規劃、統一立項,創新實施供排水、雨水、中水、供熱、供氣等管網“一攬子”規劃與協同施工,顯著提升效率,實現老舊道路與“超齡”管網同步煥新。
酒泉城區地勢南北落差大,原有雨污分流系統不健全,存在排污管徑小、雨污混排等問題,曾導致雨季管道超負荷運行、內澇頻發。福華市場地勢低窪,商戶周蕓蕓對此深有體會:“過去一下大雨,污水就從井蓋往外冒,消防員排水都來不及,全靠水泵抽。貨物被泡、連夜搶運是常事。”
隨着管網改造項目的持續推進,這一困擾正成為歷史。“這幾年排污管網逐步改造後,再沒內澇過,下大雨也能睡安穩覺了。”周蕓蕓欣慰地説。
今年6月10日,福華市場西側盤旋東路管網改造項目啟動,標誌着酒泉城區最後一段雨污分流系統即將貫通。建成後,雨水將“乘專線”一路北下匯入北大河。
在酒泉城區盤旋東路管網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直徑80厘米的新雨水管已安裝到位,中水管網安裝有序推進。
“2016年,酒泉城區盤旋東路路面修復時未徹底更換地下管網,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的混凝土污水管老化嚴重且雨污合流。”肅州區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薛長英説,“這次同步更新雨水、排水及給水管網後,城區雨污分流系統將全面貫通。”
在惠民路管網改造項目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萬濤指着新鋪設的黑色螺紋鋼管説:“這種污水管直徑比舊管增加了10厘米,管壁更光滑、耐腐蝕性強,不易堵塞,排污更順暢。”
雨污分流不僅終結內澇,更蘊含經濟與生態價值:收集的雨水流入河道補給地下水;污水經處理成中水,用於城區綠化灌溉,實現水資源最大化利用。
市政攻堅:及早竣工還路於民
隨着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多,提升管網功能勢在必行。改造工程遠不只供排水,還包括更換暖氣管道提升供暖質量、年內更新3.9萬戶居民燃氣設施保障安全。
“封閉施工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我們比誰都着急。”肅州區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工程股趙鵬坦言。為搶工期、及早還路於民,他和同事放棄幾乎所有的周末休息,辦公室堆積的施工圖紙、曬黑的皮膚、日均超兩萬步的記錄,都是他們奮戰一線的見證。
各類管道“各司其職”極大增加了施工難度。修路時需精準接入污水、雨水、中水、給水及燃氣、通信等多條管線,“堪比醫生連接斷肢的血管”。面對地下作業情況複雜給施工帶來的不確定性,市民因出行不便發出的“城區道路年年挖”的怨言,以及關於各工地施工噪聲的投訴,項目負責單位和施工人員頂着壓力現場調度、現場巡查,組織骨幹力量攻克技術難題,爭分奪秒保進度、保質量、保安全。
“我們與施工單位倒排工期、全員奮戰,一定要將管網改造工程打造成群眾認可、利在長遠的民心工程,換得城區道路至少十年的通暢。”趙鵬的話語鏗鏘有力。
暢通城市“血脈”,提升人居品質,酒泉正以攻堅之姿,為居民幸福美好新家園築牢堅實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