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位於東鄉縣境內的全線控制性工程黃家嶺隧道全線貫通;
6月20日,位於臨夏市境內的臨夏特大橋最後一座56米係桿拱橋係梁完成澆築;
6月24日,位於臨夏市境內的羅家灣隧道全線貫通。
自6月以來,蘭合鐵路臨夏段捷報頻傳,在這片承載萬千期盼與夢想的土地上,無數建設者用汗水和智慧,書寫着交通變革與城市發展的動人篇章。
夏日炎炎,記者走進蘭合鐵路四標段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工人忙碌、機械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蘭合鐵路四標段項目部副經理兼一工區經理王春光説:“蘭合鐵路四標段一工區全長20公里,包含13座橋梁、2座隧道及10公里路基,目前橋梁已完成85%,隧道完成80%,路基完成65%,計劃今年完成整個主體結構,確保線路按時貫通。”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建設者們無數個日夜的堅守。站在施工現場,看著他們與鋼筋水泥為伴,在烈日下揮灑汗水,便能深刻感受到他們不僅是在修建鐵路,而且是在為臨夏人民搭建一條通向便捷生活的希望之路。這條鐵路建成後,臨夏與蘭州等城市的時空距離將大大縮短,人們走出去、邁進來的腳步會更加輕鬆。
在蘭合鐵路四標段,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宛如一條蓄勢待發的巨龍,橫跨大夏河峽谷。作為工程的關鍵節點,該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一條經濟大動脈,助力臨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座橋梁全長4.7公里,是整個標段最長的橋梁,全橋共24孔、360個節段,每一個施工環節都充滿挑戰。施工現場,制梁、運梁、架梁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蘭合鐵路四標段一工區工點負責人何傳星談及這座橋時,眼中滿是自豪與堅定:“為保證橋梁順利完工,採用長短線結合的工藝工法,每月能預製2孔梁,最大存梁能力可達6孔。”大夏河峽谷地形複雜、施工難度大,建設者們用智慧和勇氣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在蘭合鐵路臨夏車站建設現場,蘭合鐵路四標項目部副經理、臨夏車站工點負責人張輝緊盯施工進度。“蘭合鐵路臨夏車站主要工程量有7座涵洞,土方約50萬方。目前,影響土方填築的涵洞已基本完成,土方完成42萬方,後續還有旅客通道、站&墻、路基護坡、水溝和柵欄的施工。”張輝説。蘭合鐵路是推動甘肅中西部地區協同發展的重要紐帶,臨夏車站是這條紐帶上至關重要的節點,它將加強各個地區間的&&,讓資源得以共享、發展更加均衡,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貢獻力量。
四標段只是蘭合鐵路臨夏境內建設中的一個縮影。在整個臨夏段,還有無數建設者們奮戰在各自崗位上,用平凡的堅守和不懈的努力,在這片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創造着奇蹟。
當蘭合鐵路建成通車的那一天,它會成為臨夏發展歷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化作一首溫暖激昂的發展樂章,在西北大地久久回蕩,引領臨夏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景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