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7-08 17:33:1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鎮原:“小切口”推動人居環境“大變化”

2025-07-08 17:33:1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鎮原縣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聚焦“廁所革命”、村莊清潔、綠化美化三大行動,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做實宜居宜業文章。

  盛夏時節,漫步鎮原縣開邊鎮解放村,白墻黛瓦的農舍安然棲息於濃密綠蔭中,垃圾分類亭點綴着潔凈巷道,曾經雜物堆積的場院,已化身為香氣四溢的美麗庭院。村民們臉上舒展的笑意,無聲訴説着這片土地的煥然新生。

  村民張應社目睹了家園的深刻變遷,他感嘆道:“過去住的是土坯房,環境差得很。如今我們也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水衝式廁所,生活方便多了!”這份切身的舒心,源於村莊持續開展環境整治的努力——清理死角垃圾、治理亂堆亂放,一處處角落煥發新顏。解放村黨支部書記朱澤明介紹,村裏重點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問題,組織村民參與河道清理,同時建成衞生廁所690戶,為村民生活注入現代氣息。

  村子的變化不僅限於整潔。解放村以茹河沿線生態廊道建設為依託,實施荒山造林工程,在4600畝土地上栽植紅梅杏、油松等林木,修復山林水系。村裏還精心打造了紅花亭、解放渠瀑布、靜海橋等4處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觀節點,在群眾聚集區實施綠化美化2200平方米。一幅“推窗見綠、出門看花、伸手採果、彎腰摘菜、庭院創收”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

  走進馬渠鎮街區,廣場綠樹成蔭,農貿市場秩序井然,新修建的公廁整潔便利,昔日“如廁難、環境差”的抱怨聲不見了。近年來,馬渠鎮以“小廁所”為切入點,通過人大代表建言、政府推動、多方聯動,破解民生難題,推動人居環境提檔升級,贏得群眾連連點讚。

  隨着馬渠鎮街區商貿繁榮、人流量增加,原有的一座老舊公廁已無法滿足需求,尤其在東區文化廣場和西區農貿市場,環境衞生問題突出。2022年底,鎮人大代表通過走訪商戶、發放問卷,將群眾呼聲轉化為建議。在縣鄉人大推動下,鎮政府聯合幫扶單位中石油慶化公司落實資金30萬元,新建2座標準化公廁,並邀請群眾代表全程監督建設。2025年5月,新公廁正式投用,覆蓋市場西北角和廣場中心,設施完善、管理規範,徹底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

  如今,街區廣場體育器材齊全,綠蔭下乘涼的群眾笑聲不斷;傍晚時分,廣場舞隊伍活力四射,街道車輛停放有序,散步的居民悠然自得。農貿市場內,攤位整齊劃一,燒烤攤煙火氣十足,曾經的衞生死角變為文明窗口。“隨地便溺的現象沒了,空氣清新了,逛市場的心情都舒暢了!”村民常先鋒的感慨道出了群眾的心聲。

  馬渠鎮以公廁建設為契機,同步推進垃圾清運、街面整治等工程,周邊群眾虎志璽坦言:“現在公廁專人打掃,設施壞了有人修,政府真是辦到了咱心坎上!”

  據悉,今年以來,鎮原縣全面開展“三抓二評一拆一規範”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截至目前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259戶,完成國土綠化11.29萬畝,清理路邊“三堆”8414處,拆除“三危(危房危窯危廁)”1318處,整治亂搭亂建238處,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3610噸,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置”的四級處置體系不斷健全。(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