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以來,市醫保局以基金安全高效運行為目標,緊盯內控管理難點痛點,通過制度築基、核查固防、審計亮劍、服務升級四維聯動,破解基金管理碎片化難題。
制度築基,構建內控標準體系。加強醫保經辦體系建設,系統梳理基金運行風險點,構建包含通用基礎、服務保障和服務提供三大標準體系,整理引用國家標準45項,創新制定崗位職責標準26項、業務流程標準27項,經辦效率提升40%以上。針對全市定點醫藥資源過剩難題,委託蘭州大學編制《定點醫藥機構資源配置規劃(2025——2030年)》,合理調控定點醫藥機構增長規模,逐步實現“總量控制、動態平衡”。
核查固防,織密基金安全網絡。聚焦業務全流程和內控管理“薄弱環節”,印發《醫保經辦機構業務核查專項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制定85項經辦機構核查工作清單,建立“每週研判、雙週調度、月度通報”工作機制,督促經辦機構開展“過篩式”自查。組建專班開展市、縣兩級經辦機構現場核查,梳理出12類問題,形成問題&賬並限期整改。面對門診慢特病人數激增與基金支出壓力攀升的雙重挑戰,創新實施前置認定、複審抽審、數據追蹤“三審聯動”機制,清理“僵屍患者”74例。嚴格落實《全省門診慢特病經辦管理規程》,建立病種認定量化評估體系,推動管理向標準化轉型。
審計亮劍,深挖內控風險漏洞。引入跨部門協作機制,聯合財政部門、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通過大數據比對分析,精準識別長期挂賬、多頭開戶等潛在隱性風險點,對2019至2023年市、縣兩級基金收支和會計核算等環節開展內部追溯審計,針對發現的3大類33個問題,建立問題分級整改機制,一般問題立行立改,複雜問題限期銷號。通過橫向比對實現醫保財政賬賬相符,縱向核驗確保賬實一致,同步推進基金內控體系優化升級,形成“審計溯源、業務規範、流程重塑”內控鏈條,達到“整改一個問題、規範一類業務”治理目標,基金全流程風控能力顯著增強。
服務升級,打造便民高效生態。高頻服務事項“全市通辦”、職工醫保繳費“一人一檔”等12件醫保惠民實事正有序推進。建立醫保與醫藥機構“雙向溝通”機制,組織召開全市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會,通報醫保基金運行及DIP費用支出等關鍵指標,引導醫藥機構規範診療,推動其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圍繞財務關鍵點、管理薄弱點、風險易發點,結合典型案例開展內控培訓和警示教育3場次,全面提升幹部法紀意識和責任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