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杭村村民領取雞苗。 通訊員 劉新艷 攝
走進夏日的西峰區董志鎮羅杭村,從養殖圈舍到林果山坡,從大棚菜地到阡陌田野,處處涌動着産業發展的澎湃活力。
近年來,羅杭村以黨建為引領,攜手省級幫扶單位黃河財險,積極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種植養殖産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從“輸血”到“造血”的産業發展新路徑。
6月11日上午,羅杭村黨群服務中心院內熱鬧非凡,205戶村民領到免費雞苗2600隻,配套的免費雞飼料也同步發放。這是黃河財險連續第三年在羅杭村開展助農幫扶活動。
“今天我領到了150隻雞苗和200多斤雞飼料。雞苗在喂養過程中,産出的雞糞可以還田到果園,既減少了購買肥料的投入,又提升了蘋果的品質和口感。”羅杭村村民杭宏偉説,今年,蘋果種植和養雞收入預計超過10萬元。
羅杭村當地群眾一直都有散養土雞的傳統,但由於缺乏優質雞苗和養殖技術,養殖效益不高。三年來,黃河財險累計為羅杭村當地農戶提供7800隻抗病力強的土雞苗和10000斤雞苗飼料,並與農戶建立代養關係,年終對農戶養殖的土雞以高於市場價收購,幫助羅杭村打造“供-養-銷”全流程産業鏈條,帶動村民“在學中養、在養中賺、在賺中擴”。
羅杭村黨支部還聯合黃河財險搭建設施蔬菜大棚9座、日光溫室1座,引進滴灌技術,通過水肥一體化種植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和水果玉米。培育發展“紅娘子”杏産業,幫助180余戶群眾新栽或嫁接樹苗3000余棵,合力推動産業多元化發展。
“我們主要從大棚蔬菜培育、‘紅娘子’杏樹栽植、散養土雞等方面幫扶羅杭村發展産業,打造羅杭村生態土雞、‘紅娘子’杏品牌,並通過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助農增收。”羅杭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牛志俊説。
自2021年黃河財險定點幫扶羅杭村以來,在組長單位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的帶領指導下,選派優秀幹部到幫扶一線鍛煉,把保險智慧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産業發展等結合,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合要素為民辦實事、解難題。4年來,黃河財險與省財政廳、省鄉村振興局協調溝通,爭取“連片整治”項目資金44萬元,解決了羅杭村68戶群眾排水難題;向區級部門協調爭取30萬元村級陣地維修改造資金,使村部面貌煥然一新;累計為羅杭村6000余畝玉米、小麥和200余頭肉羊提供風險保障,支付賠款30余萬元,保障群眾利益;出資14.21萬元,連續4年為産業基地購買羊糞、地膜、化肥、滴灌帶等生産資料,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在黃河財險的傾力幫扶下,羅杭村培育壯大種植養殖合作社2個,帶動周邊80余戶群眾發展增收産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最高達到11萬餘元,村級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蝶變,由‘輸血幫扶’到‘造血自強’的轉變,也讓群眾感受到看得見、摸得着、拿得到的真切實惠。”羅杭村黨支部書記郭含赟説。(通訊員劉新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