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廟渠鎮圍繞基礎設施改善、鄉村振興提檔、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堅持把基礎設施改善和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推動鄉村面貌從“局部美”向“全域美”轉變,全力打造廟渠和美鄉村。

盛夏時節,走進廟渠鎮村村組組,寬闊平坦的鄉間大道,兩旁産業興旺,綠樹成蔭;家家戶戶門前乾淨整潔,院內院外果蔬飄香,牛羊成群……在廟渠鎮生態及地災避險搬遷安置點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正在忙碌着修建房子。廟渠鎮副鎮長劉乙霏介紹:“安置點分上下兩台地,共設計搬遷戶數68戶,分兩期實施。我們在項目的實施方面堅持‘三先三後’民主議事原則(先提議後商議、先共識後共建、先生態後項目)。價格由群眾與承建商當面議定,工程質量由村民代表、監理方、村委會多方監督全程跟進,以保證項目質量和效率。預計主體5月建成,10月搬遷入住。”

自建戶常萬全一套漂亮的新房主體已經竣工,正在忙內粉的他高興地説:“現在這個政策很好,我從山區現在搬上垣了,各方面的條件也好了,就近就可以醫療,道路也好了,感謝政府支持我把房子蓋起來。”
同時,廟渠鎮計劃盤活上街區廟渠行政村老果園1處,實施街區居民點三期工程36戶,並通過招商引資配套建成大型酒店、賓館各一處,三期100余戶街區常住人口的增量,增加街區的人氣,煙火氣。
今年,廟渠鎮始終將項目建設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按照“‘謀’字開路、‘爭’‘引’並行、大幹快上”的工作理念,圍繞基礎設施改善、鄉村振興提檔、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謀劃爭取了黎明村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四合村4條8.387公里鋪油硬化路、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碧波潭景區建設、常儉村鄉村振興示範村鞏固提升、黎明、孫寨排水渠維修、慕垣固溝保垣等項目21個,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和美鄉村建設上,廟渠鎮設立“黨員先鋒示範崗”12個,完善“網格化+常態化”保潔機制。組織黨員幹部宣傳推廣“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的有效經驗,引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環境整治行動,累計清理公共區域垃圾死角200余處,帶動群眾主動整治房前屋後亂堆亂放460處,評選“黨員示範戶”45戶,形成黨群同心、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實施“增綠添彩”工程,沿S202線、川廟線整理樹畦、塗白修剪行道樹23公里,播種百日菊、太陽花、硫化菊、格桑花等花卉,打造“十里花廊、&&花帶”示範段6條,引導群眾利用庭院空地栽植果蔬花卉,實現“出門見綠、移步賞景”。同時,開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掛牌示範戶60戶,通過典型帶動促進全域提升。
(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田曉博 曹佳佳 慕冠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