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涇川縣商務局緊扣全縣“2168”發展思路,將優化營商環境視作關鍵突破口,全力聚焦農特産品産業鏈建設,以項目建設“謀”根基、電子商務“求”創新、消費幫扶“抓”實效、展會展銷“促”推廣這四大有力舉措精準發力,有效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産業鏈條實現延伸、補強與提質,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涇川縣商務局深明“築巢引鳳”之理,依託蘋果、牛肉等特色優勢産業,積極規劃並推進關鍵項目,致力於優化産業生態。通過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引導旭翔德佳農業、善女湫電商等龍頭企業與農戶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達成土地流轉、訂單生産與吸納務工一體化發展,既充實了農民的“錢袋子”,又穩固了産業根基。
“截至今年4月底,涇川縣農産品商品化處理改造提升、農副産品自動化分揀包裝、果蔬商品化加工設施改造提升、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提升等一批重點子項目進展迅猛,累計完成投資1083.75萬元,佔總投資1166.5萬元的92.91%。”涇川縣商務局副局長高貴成介紹道。目前,“縣有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的目標已基本達成,企業物流成本顯著降低,産品流通效率大幅提高,為農特産品“走出去”搭建了快速通道。
東西部協作是拓展外部市場的重要紐帶。縣商務局主動出擊,與天津市武清區商務局、縣鄉村振興局緊密對接,精心規劃2025年消費幫扶重點項目。為充分調動縣內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創新&&針對性獎補政策,對與本地農戶(尤其是“三類戶”)建立幫扶聯結,並將蘋果、牛肉、柿餅、小雜糧、瓜果蔬菜等農副産品銷往天津市場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依據其實際銷售金額分階段給予相應比例的獎補。政策帶來的紅利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數據顯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全縣消費幫扶實現銷售額6821.61萬元,其中銷往天津市場的金額達169.07萬元。這不僅為涇川農特産品開拓了穩定的外部銷售渠道,也為參與企業解決困難、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切實補齊了市場拓展鏈條。
涇川縣商務局積極搭建展銷平台,組織企業“走出去”展示品牌、拓展市場。在安萬劇院平涼演出、平涼市特色美食文化節、阮氏故里招商引資大會、“瑤池傳秦韻·涇州啟新程”惠民演出等各類大型活動期間,都能見到涇川農特産品的身影。旭翔德佳、旭康食品、善女湫電商等企業踴躍參展,通過展示展銷、品鑒品嘗、洽談交流等方式,大力推介脫水幹菜、涇川小雜糧、旭康牛肉、王小鳳捍麵皮等四大類50多種名優特新産品。在大雲寺舉辦的專場展銷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和客商駐足,活動成效斐然,招商引資大會當天銷售額達14萬多元,極大提升了“隴上涇川”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推動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落地實施,為産業鏈條增添品牌附加值。
賦能電商強化産業鏈,激活線上銷售“引擎”。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下,縣商務局積極擁抱新業態,為傳統産業增添電商助力。通過深入調研,建立重點電商企業名錄,鼓勵傳統商貿企業向電商領域轉型。在良好環境的培育下,善女湫電商、絲路田園食品、旭康食品、王小鳳食品等一批本土電商骨幹企業蓬勃發展。為提升企業線上競爭力,縣裏投入資金打造12處專業電商直播間,掀起直播帶貨新熱潮。
“我們精心組織‘涇川縣2025網上年貨節’、‘甘肅省第四屆直播大賽平涼市選拔賽’等活動,鼓勵企業運用快手、抖音、淘寶直播、微信朋友圈等多元平台開展促銷。這些舉措有效拓寬了‘涇川産’農特産品的線上銷售渠道,充分釋放市場活力,電商正成為延長産業鏈、提升效益的核心動力。”涇川縣商務局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李小軍&&。
從田間地頭到直播間,從生産車間到會展舞&,涇川縣商務局憑藉“謀幹幫銷”四大實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精準服務産業鏈發展。一條條更為暢通的物流鏈、更為活躍的電商鏈、更為廣闊的市場鏈、更為響亮的品牌鏈正加速形成,為涇川農特産業提質升級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堅實基礎,生動詮釋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深刻道理。
通訊員 呂金龍 趙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