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系統性保護成果,賦能文旅強省建設,賦彩經濟社會發展,6月10日至11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平涼市委、平涼市政府在平涼市崆峒區共同舉辦甘肅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系列活動。
為做好地域非遺成果展示,白銀市遴選會寧剪紙、白銀曲子戲、白銀銅工藝鍛制技藝、白銀炕棗製作技藝、會寧石磨炒麵製作技藝、會寧刺繡、平川毛線編織技藝、會寧罐罐茶製作技藝、蒲公英茶製作技藝、銹雕技藝等十多項省級、市級、縣級非遺名錄項目參加主會場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活動聚焦青年傳承人培養、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科技賦能非遺保護等內容,展現非遺傳承實踐活力,弘揚非遺時代價值,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活動現場,白銀展區以豐富多彩的展品,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絡繹不絕的群眾參觀。傳承人還進行了精彩的技藝表演,充分宣傳和展示了白銀非遺的文化之美、地域之美、技藝之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示、展演和非遺工坊銷售活動,生動地呈現了白銀市文旅融合新成果,充分展示了白銀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時代活力。
據了解,目前,白銀市擁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10多個門類500多個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保護項目2項,省級保護項目45項,市級項目134項;省級傳承人31人,市級傳承人300人。這些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地方歷史的見證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着人民群眾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體現着民眾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延海 蘇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