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政縣以“黨旗領航·奮進和政”黨建品牌為引領,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鄉村振興治理樣板,促進産業振興,創新生態搬遷治理模式,打造具有和政特色的發展格局。
充分發揮黨建品牌作用。全領域創建“黨旗領航·奮進和政”黨建品牌,以“1+6”先鋒創建為載體,精準聚焦多領域重點工作,大力構建以“黨建+鄉村、社區、機關、教育、醫療、企業”為支撐的黨建品牌體系,深入挖掘各自領域特色亮點,積極探索創新,依託“黨建+合作社”“黨支部+項目”等模式,持續分類培育打造特色鮮明的黨建示範點27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大幅躍升,“黨旗領航·奮進和政”黨建品牌熠熠生輝。
創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發揮“大工委”“大黨委”統籌協調作用,定期召集轄區共建單位、物業、業委會和“兩代表一委員”召開聯席會議,通過“六步議事法”,協商解決網格內群眾急難愁盼事項。將小區在職、退休和流動黨員全部編入志願者團隊,構建起“社區—網格—樓棟—住戶”四級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作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四方”共議機制,實現大事共商、實事共辦、難事共解。
構建鄉村振興治理樣板。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産業振興作用,打造特色産業示範帶,羅家集鎮率先突破,整合三岔溝村等7個村黨支部資源,成立羅家集鎮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聯合黨委,下設農家樂管理、蜜蜂養殖和特色種植3個專業協會,形成“黨委統籌、協會引領、村企聯動”的發展格局,走出一條黨建賦能産業振興的新路子。在生態搬遷安置點着力構建要素齊全的“黨群服務一張網”、方便快捷的“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多元便利的“一公里就業致富圈”和近鄰勝遠親的“零距離和諧共處圈”,打造具有和政特色的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樣板。 (記者 馬正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