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6-06 10:31:03 來源: 甘肅日報

肅南:築牢信仰根基 培育文明新風

2025-06-06 10:31:03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肅南:築牢信仰根基 培育文明新風

  城市如人,形貌可觀其表,精神方顯其魂。能讓一座城市站得直、立得住的,其實是它骨子裏的那股精神勁兒。

  近年來,肅南縣堅持以“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創城利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人文魅力、提升治理效能,推動市容市貌和群眾精神風貌持續改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不斷邁向高質量、譜寫新篇章。

  今年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肅南縣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塊沉甸甸的獎牌,承載着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汗水與付出,也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為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肅南縣緊緊抓住築牢信仰根基這一關鍵着力點。

  肅南縣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着力構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在肅南縣城與鎮村,無論是主次幹道的公益廣告,還是文化廣場的主題展示;無論是景區景點的文明提示,還是結合村情實際的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在全縣隨處可見,如影隨形。

  仲夏時節,祁連山下的隆暢河輕盈流淌,兩岸松濤陣陣、綠草茵茵,一場生動的“草原帳篷講堂”正在開展。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把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及時傳遞到基層一線。

  “宣講員與我們面對面交流,針對農牧業生産講透政策、給出實招。我們受益匪淺,對以後的日子充滿信心。這樣的宣講應該多辦、常辦。”康樂鎮黨員安虎激動地説。

  為了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肅南縣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組織開展“做文明有禮肅南人”“我們的節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3000余場次,打造“草原帳篷講堂”“紅色文藝輕騎兵”“牧童之家”等志願服務項目44個,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我們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在黨群活動日、藝術季、節慶日等時間節點開展集中宣講,為農牧民黨員群眾提供學習平台,在幹群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肅南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

  清晨,大河鄉西嶺村農家書屋管理員顧偉東已經踏上了前往牧區的路。作為“馬背書屋”志願者,他十幾年來風雨無阻,將黨建、法律、衞生等方面的圖書送到交通不便、位置偏遠的牧民群眾手中,滿足廣大牧民群眾的閱讀需求,將知識的火種播撒在牧民群眾心間。

  志願者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先鋒,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旗幟。截至目前,全縣共註冊志願者7059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65萬小時。“紅色文藝輕騎兵”志願服務隊榮獲“全國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優秀團隊”榮譽稱號,縣文明實踐巾幗志願陽光站獲評為“全國文明實踐巾幗志願陽光站”。

  同時,肅南縣將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與推進移風易俗相結合,充分發揮“婦聯紅娘”“和合之家”等陣地作用,以集體頒證、兌換“超市”積分、帶頭“零彩禮”等做法,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次次生動的宣講、一場場深刻的研討、一堂堂鮮活的實踐教學……思想的力量如春風化雨,為文明城市創建注入強勁的精神動力。

  “八十多年前,紅西路軍戰士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挺進肅南縣石窩山,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康樂鎮紅石窩村這片紅色土地上,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學齡孩童,都能吟誦幾段歌頌紅西路軍的壯烈詩篇。

  在紅西路軍紀念碑前,參加活動的肅南黨員幹部整齊列隊,重溫入黨誓詞,以鏗鏘誓言銘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對革命英烈最好的告慰和懷念,就是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砥礪前行。”在場的黨員幹部&&。

  一次次緬懷致敬、一次次言傳身教,肅南縣積極引導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讓紅色印記歷久彌新。紅西路軍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融入肅南人的血脈,成為理想信念的鮮活教材、城市革新的精神源泉、市民心靈的家園坐標。

  如今,漫步肅南城鄉,主次幹道車流有序,背街小巷煙火可親,社區鄰里守望相助……這座位於巍巍祁連山下的西北小城,處處洋溢着文明的氣息。(安曉 梁鵬)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