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6-06 17:52:06 來源: 酒泉日報

肅州:簽約服務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2025-06-06 17:52:06     來源: 酒泉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肅州區東北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金泉路分中心家庭醫生入戶服務。

新城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指導患者用藥。  

  “心怡康醫院離家近,家庭醫生服務熱情,溝通起來方便多了。”家在肅州區東北街街道的張大叔説。同樣點讚的還有住進心怡康醫院養老機構的李阿姨。她説:“我住這兒,我簽約的家庭醫生也在這兒,隨時能照應,兒女在外地工作也安心。”兩位老人稱讚的背後,是肅州區鼓勵民營醫療機構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肅州區始終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為重要惠民舉措,堅持政府統籌、部門聯動,為簽約服務釋放強有力的政策紅利。肅州區六部門聯合印發《肅州區居民健康管理簽約服務實施方案》,明確“戶戶有簽約醫生、人人享有簽約服務”的目標,分期推進,聯合保障。

  在實施過程中,肅州區衞生健康局按照“六個拓展”(由全科向專科拓展,由基層醫療機構向二三級醫院、專業公共衞生機構拓展,由公立醫療機構向民營醫療機構拓展,由團隊簽約向醫生個人簽約拓展,由固定1年簽約周期向靈活簽約周期拓展,由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傳染病共管拓展)思路要求,進一步細化簽約服務組織保障。55名來自區級醫院和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的全科、專科醫師編入基層團隊,17名中級以上職稱醫務人員長期駐點幫扶,形成區、鄉、村三級服務體系。每月9日的“關愛日”,家庭醫生團隊背着裝有血壓計、血糖儀的診療包,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家在肅州區西文化街社區的陳大爺説:“西南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上門測血糖,還教老伴怎麼調胰島素,比去醫院排隊方便多了。”

  “以前總擔心基層醫生水平不夠,現在上級醫院專家定期來坐診,簽約更放心了。”在新城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剛完成簽約的劉女士翻看著專家排班表説。

  肅州區組建的165個家庭醫生團隊中,既有孕産婦、疾病防控等專項團隊,也有覆蓋全項服務的綜合團隊。在東北街街道,心怡康醫院作為民營機構代表,承接了片區內1500余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任務。

  “我們按服務質量拿報酬,測血壓不準、隨訪記錄不全都會被扣分。”心怡康醫院家庭醫生陶玉東展示着績效考核表説。這種“公立機構管理+民營機構服務”的模式,讓團隊月均服務量大幅提升。同時,全區145個基層公共衞生委員會將健康服務納入網格化管理。金泉路社區公共衞生委員會主任郭婷婷説:“我們挨家挨戶發宣傳冊。現在,居民看到家庭醫生,都會主動問什麼時候再來。”

  “張阿姨,您這季度血糖控制得不錯,但降壓藥得調整劑量。”在西峰鎮衞生院,家庭醫生張麗君正為簽約居民制定個性化方案。

  針對不同人群需求,肅州區推行差異化簽約:重點人群簽1年期協議,一般人群簽3年期協議,慢性疾病患者可隨時調整服務內容。這種“量體裁衣”的模式讓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持續上升。

  健康教育宣講團的40名專家走進社區、企業舉辦講座,疾控中心的慢病管理培訓讓家庭醫生團隊掌握最新防控技術。在質控體系建設上,區級質控團隊每季度隨機抽查健康檔案,電話回訪時居民的滿意度評分直接影響團隊績效。“上個月有位老人説隨訪時沒講清楚用藥方法,我們立刻組織了質控。”肅州區衞生健康局副局長、疾控局局長胡海麗説,“群眾的評價就是我們改進的方向。”

  如今,肅州區家庭醫生團隊像一張張健康網絡,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從區級醫院專家下沉到民營機構參與,從固定簽約周期到個性化服務,“六個拓展”的理念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健康獲得感。(孫 艷 董曉明)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