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瑞軍操作儀器。
近日,走進金塔縣聚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全自動生産線高效運轉,技術指導譚瑞軍目光專注,熟練地操作着精密設備,將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工友。這位車間裏的“技術大拿”,一年前還在浙江溫州總部公司忙碌。
譚瑞軍是土生土長的金塔人,曾為生計背井離鄉,一年到頭只有在春節才能與家人短暫團聚。“在外面雖然收入還行,但心裏空落落的,家裏老人也照顧不上。”談及過往,譚瑞軍感慨良多。如今,他回到家鄉,成為企業技術骨幹。“在這裡上班,能照顧家人,心裏也有了歸屬感。我想把這些年學到的技術帶回家鄉,教給更多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譚瑞軍的經歷是金塔縣就業生態轉變的生動縮影。過去,金塔縣雖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就業崗位供給與勞動力規模存在差距,許多人只能外出務工,尋找發展機遇。近年來,金塔縣積極謀劃,打出一套就業“組合拳”,通過開展返鄉創業、“歸雁桑梓情”進企觀摩座談交流等方式,為求職者開闢了就近就業新路徑。
在這股溫暖的就業浪潮中,甘肅宏佳礦業有限公司迎來了新活力。在金塔生活多年的劉麗梅,此前一直為沒有穩定工作而焦慮。“原本打算去外地打工,年前看到甘肅宏佳礦業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就想著試試看,沒想到順利入職了。”劉麗梅説。
甘肅宏佳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世傑説:“我們今年正月開始招工,新入職員工中,有20人是本地人。隨着後期規模擴大,將為本地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為推動就業崗位與求職者精準對接,金塔縣持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創新打造“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模式,依託“碼上就業”智慧平台,將2000余個涵蓋家政、物流、餐飲等多領域的靈活就業崗位信息實時發布至雲端,求職者只需指尖輕點,即可完成“碼”上對接。同時,定期舉辦專場招聘會、開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構建“即時快招”高效機制。至目前,“碼上就業”平台訪問量已突破29萬人次,成功助力500人就業。
金塔縣還聚焦就業難點,針對無學歷、無技能的大齡困難群體,專門規劃低門檻公益性零工崗位,切實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
從創新就業對接模式到築牢權益保障防線,從精準匹配崗位到兜底安置困難群體,金塔縣一系列紮實有力的舉措,織密了就業服務網絡。如今,金塔縣就業市場活力滿滿,民生幸福的底色更亮了。(王萍 申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