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昌市積極發揮政府部門橋梁作用,聚焦“2+4”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強“政銀企擔”合作交流,持續激發金融活力,擴大金融供給,加速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為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分行業務部經理正在跟進企業融資訴求清單。
“您好,我是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分行客戶經理,我們通過政府的平台了解到你們正在建合成金紅石項目,現在項目建設情況怎麼樣?有沒有融資需求?”在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分行的金融貸款業務室內,工作人員正根據“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會上收集到的企業訴求清單逐一跟進回訪。作為省列重大項目,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40萬噸合成金紅石項目從落地之初就被納入重點服務清單,目前,該項目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緊籌備中,金融機構不再等企業上門,而是帶着政策主動對接,靠前服務,推動重大項目加速投産。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分行業務部經理劉雪告訴記者:“像佰利聯40萬噸合成金紅石這樣的省列重大項目,我們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收集企業的相關資料,並開展精準的測評和評估,評估完成後我們及時上報總省行進行審批,全面保障企業的項目順利建成投産。”

工作人員為企業辦理融資手續。
對重大項目的全周期精準服務,得益於金昌市“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機制的常態化運行。
依託金昌市政府搭建的政銀企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機構主動作為,針對“2+4”現代化産業體系特點,為每條産業鏈、每個重點項目定制個性化融資方案,變“坐堂等客”為“上門問診”,實現金融産品與産業發展需求的高度適配。“我們通過金昌市政府搭建的信息平台,獲取企業融資需求清單,主動走訪,深入了解本地重點産業和企業痛點,提供定制化融資方案。強化特色産品供給,比如重點推廣了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科技e貸’、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納稅e貸’和‘抵押e貸’等線上線下便捷化的拳頭産品。”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分行副行長樊春洋説,“在服務流程優化方面,我們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全力提升審批效率,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投放。同時,我們落實減費讓利政策,執行最優惠利率價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全面讓利實體經濟。用更精準、更便捷、更實惠的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金昌實體經濟的發展。”

甘肅銀行金昌支行工作人員派駐科建星鹽項目現場,為企業授信融資提供全流程支持和服務。
政府搭&、銀企唱戲、企擔受益,以加強政企溝通交流和“政銀企擔”融資對接為核心的金融賦能行動正在改寫金昌企業的融資生態。
在金昌經開區,甘肅科建星鹽化工有限公司的廠房設備正全速運轉。這家2023年7月通過蘭洽會簽約落地的企業,從破土動工到竣工投産僅用1年3個月,刷新了同類項目的建設速度。在這“金昌效率”的背後,正是金昌政銀企協同破題的生動實踐。
“一期項目建設的關鍵階段,我們出現了資金缺口,急需周轉。幸好有金昌市政府和金昌經開區的大力支持。”提起一期項目的順利建設,甘肅科建星鹽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星告訴記者,“我們當時把情況反映給金昌經開區,園區第一時間就幫我們牽線搭橋了幾家銀行洽談,後來甘肅銀行以非常快的速度給我們貸出了1.1億元資金,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讓項目能順利建設投産。”
甘肅銀行金昌支行業務負責人曾俊強説:“當時,我們了解到科建星鹽有項目融資的需求之後,第一時間就與企業對接,並且詳細地梳理了企業的資金進度和建設進度,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駐場,為企業的授信融資提供全流程的支持和服務。”
金融“及時雨”催生項目“加速度”。如今,甘肅科建星鹽二期2萬噸氯酸鉀項目正開足馬力建設,預計2025年底投産。
從“項目等資金”到“資金跟項目”,金昌不斷深化拓展“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機制,政府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帶着“政策包”“資金池”主動破局;銀行放下“身段”,讓金融産品更懂企業需求;企業輕裝上陣,將更多精力投入技術創新和産能擴張,實現了政策資源、金融“活水”與産業需求精準耦合的創新實踐。據了解,2024年金昌市“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會簽約企業169家,簽約金額119.03億元,同比增長63.71%,已落地金額294.18億元,同比增長200.12%,簽約資金落地率247.15%。
金昌市財政局副局長萬建新&&:“市財政局將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進一步暢通‘政銀企擔’對接通道,讓企業和銀行第一時間獲取了解政策、吃透消化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持續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實現地方經濟、金融普惠、企業發展互利共贏,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武玲奕 張玉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