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鄉村振興中産業振興的不斷深入,岷縣依託自身優勢,借力東西部協作,按照“藥、菜、牛、羊、果、蔬、糧、種”八大高原農業産業集群建設規劃,解決特色農業産業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水平及附加值不高的問題。高原羊肚菌、高原藍莓、高原冷水魚,這些“高”字輩的農業産業逐漸躋身成為岷縣新“三寶”。站在高山望平川,岷縣形成了互補發展的高原産業“矩陣”,賦能鄉村振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菌中黃金”羊肚菌
“我們高原氣候比較寒冷,羊肚菌就長得慢,生長周期長了,積累的營養就比海拔低的地方要好,所以肉質厚、香味獨特。”岷縣福才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梁治強告訴記者。
借助岷縣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合作社着力發展食用菌菌種培育,將菌種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産品遠銷湖南、湖北、內蒙、重慶、東北、徐州等地,高原食用菌菌種在全國菌種市場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夏季,南方種植食用菌,需要大量菌種,而在當地培育菌種就不太現實,氣溫太高,容易腐敗,而我們這裡的氣溫十分適合,一年菌種生産量5萬袋左右,收入能達到30萬元。”梁治強眼裏滿是自信。
春夏之交,岷縣福才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的三座日光溫室裏迎來了高原羊肚菌豐收季,種植戶們正忙着採摘成熟的羊肚菌,搶“鮮”上市。
“當地比較少,基本上採摘得差不多了,剩下少量的我們就烘乾做成乾貨,包裝成禮品盒,逢年過節送禮,也就到我們手裏來買,一年收入能達到30萬元。”梁治強一邊採摘一邊説。
冷水魚養出“熱經濟”
近日,記者走進岷縣嘉鵬漁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場,首批投放的魚苗剛剛過了四個月的過渡期,進入快速生長期。虹鱒魚屬於冷水魚,對水質、水溫要求苛刻,擁有優質高原水資源的岷縣恰恰是養殖冷水魚的理想之地。
近年來,岷縣縣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到這一優勢,積極支持引導鄉鎮發展冷水魚養殖産業。
“在岷縣養殖冷水魚最大的優勢一個就是高原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和適宜的氣候,再就是當地宜業宜商的營商環境。”岷縣嘉鵬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勇告訴記者。
據了解,企業將帶動村股份經濟和合作社5個,每年分紅12萬元以上,有效帶動當地勞務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也填補了該縣設施魚業養殖的空白。
“致富藍”高原藍莓
在岷縣十里鎮魯甘黃河經濟帶現代農業産業園高原藍莓種植基地,16000株高原藍莓進入了盛果期,枝頭挂滿了藍紫色的漿果,似覆初雪、鮮嫩嬌美。
“今年園區新建大棚13座,種植藍莓16000株,有多個品種,預計今年産量在1萬斤左右,岷縣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藍莓,紫外線強、溫差大,果子圓潤飽滿,口感好。”甘肅西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藍莓産業園經理劉金寶説。
岷縣十里鎮魯甘黃河經濟帶現代農業産業園,作為東西部協作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總投資1.5億元。
今年,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岷縣高原藍莓因其口感好、微量元素高,一路“走南闖北”,成了北京、青島、蘭州等大城市夏季水果市場的“新寵”,為廣大消費者送去了來自海拔2300米的高原“藍水晶”。
“截至5月份,園區共産出藍莓4000斤,銷售額40萬元左右。産果會持續到八月份,預計全年産量達1萬多斤,銷售額200萬元左右。”甘肅西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方雷介紹。
據了解,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方式,每年按照總投資的5%為十里村等6個村集體經濟分紅,與150戶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每年每畝租金1000元,同時吸收十里村及附近村群眾600餘人就近務工,並且提供技術培訓服務。
“咱們岷縣的高原藍莓在全國縣區範圍來説是最大的基地,質量也是全國最優。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擴大規模、降低運輸成本,形成藍莓全産業鏈。”孫方雷説。(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 曲婷婷 通訊員 李玉梅 王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