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金濤集約化育苗中心負責人馬濤邦在溫室內觀察種苗長勢。吳 歌 攝

泉湖鎮鑫富強養殖專業合作社雞舍 陳美伊 攝

肅州:農業強區建設蹄疾步穩
春日的肅州,田間地頭農事忙,養殖基地活力足,處處洋溢着蓬勃的發展氣息。今年以來,肅州區錨定農業發展目標,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決心真抓實幹,一産增加值達6.24億元,同比增長7.5%,連續7個季度全市排名第一,為全年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深耕沃土拓新局 種養産業結碩果
近期,走進肅州區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産業園,滿眼綠意蔥蘢。“今年,我們早早開始籌備,政策扶持加上技術指導,這一季蔬菜肯定是個大豐收。”種植戶李嘉國一邊查看蔬菜長勢一邊高興地説。
在種植業方面,肅州區一季度蔬菜産量4.73萬噸,水果産量279.44噸。目前,小麥種植面積達6.9萬畝,玉米、大豆及油料播種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全區糧食播種面積超40.6萬畝。設施蔬菜發展迅猛,落實鋼架拱棚6000畝,新改建日光溫室2000畝。預計二季度蔬菜瓜果産量超25.6萬噸;農作物制種穩步推進,落實各類制種44.7萬畝。
畜牧業同樣成績斐然。在肅州區泉湖鎮四壩村的養殖場,酒泉華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艷看著體格健壯的牛羊滿臉笑意地説:“有了‘富民貸’的支持,我們擴大了養殖規模,銷路也不用愁了。”一季度畜禽飼養總量585.3萬頭(只),出欄142.98萬頭(只),已調引畜禽176.2萬頭(只)。同時,發放“富民貸”“貼息貸”等金融貸款1.5億元。一系列綠色畜牧業項目加快建設,助力産業延鏈補環。
築牢根基強保障 春耕備耕穩推進
為保障農業生産,肅州區在春耕備耕工作上全面發力。農資儲備充足,各鄉鎮各類農資儲備充足。“至目前,我們儲備了6.46萬噸農資,其中化肥4.29萬噸、農藥0.12萬噸、農膜0.45萬噸、有機肥1.6萬噸,可充分滿足農戶需求。”肅州區供銷社主任張文雷説。
肅州區積極組織農資企業和經銷網點加大採購調運力度,繁育番茄、辣椒等優質蔬菜種苗2.6億株,洋蔥種苗50萬平方米。
政策服務暖心。制定&&《肅州區2025年農業産業扶持辦法》,整合資金0.85億元,&&28條扶持政策,撬動信貸資金4億元以上,放貸1.5億元;落實18個品種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維修保養農業機械2萬餘&,組織調運、儲備大中型農機具6500&(套),銷售農機1510&(套),投入拖拉機4.2萬台,配套農機具10萬台;組建15個包鄉&&技術服務組開展科技培訓,為春耕生産提供技術保障。
疫病防控到位。肅州區持續加大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力度,發放4.6噸消毒藥品,為2.83萬戶養殖戶消毒,排查187戶生豬養殖場(戶);採購儲備疫苗363.7萬頭/份、消毒藥品5噸、防疫器械2.53萬台(套),全面完成春季動物免疫接種工作,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
項目驅動添動能 農業強區啟新篇
在肅州區果園鎮西溝村無菌化網室制種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施工人員緊鑼密鼓搭建鋼架拱棚。“我們搶抓農時,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近期完工,將高效制種作物移栽入棚。”果園鎮西溝村黨總支書記張磊説。
一季度,肅州區20個開(復)工項目全部復工復産。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首批5.01萬畝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項目3月底完成招標,4月初開工,其餘項目分批次建設;農房建設示範點道路鋪築工程已開工,尾留工程施工單位也已進場。
此外,肅州區緊盯重點任務,積極謀劃儲備項目。謀劃儲備“兩重兩新”項目17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建設項目8個,涉及資金18.76億元;對接落實25個農業産業化項目,向上爭取資金3.1億元,多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為農業強區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如今的肅州,正以農業為筆,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向着農業強區目標大步邁進。(孫 艷 王麗麗)
金塔:智慧農業奏響“椒”響曲
微風拂大地,農時催耕忙。在辣椒移栽黃金期,金塔縣廣袤田野演繹着科技春耕的生動實踐,安裝了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種植系統的農機成為農田裏的“主力軍”。
近日,在金塔縣國營生地灣農場高標準農田辣椒移栽現場機械轟鳴,無人駕駛拖拉機牽引着移栽機按照預定路線精細化耕作,打孔、栽苗、覆土、壓實等工序一氣呵成。
在以往種植過程中,存在起壟不直、勞力不足及效率低下等問題。現在有了科技的加持,之前的困難迎刃而解。
“有了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種植系統,我們只需在機器上完成參數設置、數據填寫等就能輕鬆播種,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甘肅農墾亞盛金塔分公司農業技術員蔡傑説。
近年來,科技創新為金塔農業發展注入了磅礡動力。除引進北斗導航無人駕駛自動化種植設備外,還運用了集中灌溉水肥一體化設施。
甘肅農墾亞盛金塔分公司副經理陳萬平説:“今年種植的辣椒品種是‘天椒紅冠’,具有産量高、辣度高的特點。採用一膜三行、小流量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技術,達到節水、節肥效果。與大水漫灌相比,節本增效效果明顯。”
辣椒産業作為短平快高效農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從育苗、整地、移栽到後期管理、采收加工等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工。小辣椒在帶動産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群眾創造了家門口務工增收的機會。(侯亞楠 曹紅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