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甘肅省以“品千年國色,彰盛世芳華”為主題,在甘肅省林業科技推廣站牡丹種質資源圃舉辦牡丹文化與生態科普活動。此次活動由甘肅省林業科技推廣站、甘肅省牡丹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甘肅省花卉協會協辦,旨在以牡丹為載體,通過多元化的形式普及植物學知識和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和生態文明意識。

活動主會場設有“講牡丹、賞牡丹、拍牡丹、寫牡丹、畫牡丹、唱牡丹”等環節,現場花開如海,氣氛熱烈。市民游客在專業講解員帶領下游賞牡丹、攝影,書畫愛好者們在花叢間即興創作,專家學者圍繞牡丹植物學知識與文化淵源進行科普講解。同期還舉行了花兒演唱和花藝表演,進一步豐富了公眾體驗。



五十余名中小學生走進牡丹園,參加手工體驗坊,親手製作牡丹團扇、剪紙、詩詞書箋,並在科學實驗坊觀察牡丹細胞切片,感受科學探索的趣味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依託省級財政林業草原科技創新項目——“蘭州市紫斑牡丹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科普宣教”,以科技創新成果為支撐,推動生態科普普及。目前,該資源庫累計收集9個牡丹野生種29個居群,芍藥野生種15個居群,培育出300余個新品種,其中52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23個通過現場實審,28個通過省級林木良種審定,創新成果已輻射推廣至全國26個省市200多家單位,為我國牡丹種質資源保護與産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主會場外,本次活動還在天水、隴西、臨洮等地同步設立了五個分會場。各地將結合牡丹盛花期,陸續開展游園賞花、科普講解、攝影采風、文化展覽、傳統技藝體驗等系列活動,預計持續至五月底。
未來,甘肅省將立足牡丹特色資源優勢,繼續探索“種質保護—品種培育—産業開發”的全鏈條模式,推動牡丹産業與文旅、花卉等領域深度融合,為區域生態文明和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范雨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