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4-24 09:45:27 來源: 甘肅日報

靜寧縣甘溝鎮:創新“十戶聯體”模式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2025-04-24 09:45:27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靜寧縣甘溝鎮:創新“十戶聯體”模式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穀雨時節,沿省道S222線向西而行,走進靜寧縣甘溝鎮,筆直的道牙、整齊的海棠樹,錯落有致的村莊、規模化的産業基地……一幅路暢、景美、業興、人和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來到楊咀新村,這裡村莊潔凈美麗,院落乾淨整齊,房前屋後井然有序。村民們三兩圍坐,熱烈討論着村裏的新規劃,言語間滿是對生活的憧憬。果園裏,果農們在中心戶長帶領下,交流着果樹管護心得,互幫互助的身影隨處可見。文化廣場上,村務公開欄前,村民駐足細看,聯戶信息牌上中心戶長的&&方式清晰醒目,一旁的微信群裏消息不斷,大事小情在這裡高效流轉。在這看似平常的鄉村日常背後,“十戶聯體”基層治理模式正悄然發力,讓鄉村煥發全新活力。

  近年來,甘溝鎮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着力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在馬坡村探索出“黨帶群建,十戶聯體”基層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2個農村網格,並以相鄰的10戶左右群眾為1個單元,劃分“十戶聯體”自治“微單元”74個,構建“包村科級領導聯村、鎮村幹部聯網格、網格員聯單元、中心戶長聯群眾”的聯動體系。今年,該模式在全鎮範圍內推廣實施。通過實施“十戶聯體”,蹚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開展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實現了讓黨的聲音“一竿到底”,讓群眾訴求“一呼百應”,做到“小事不出村、難題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展現出鄉村社會更和諧、鄉風民風更文明、基層組織更有力、幹群關係更融洽的新氣象。

  科學布局 搭建嚴密治理網絡

  甘溝鎮依據“居住相鄰、便於管理”的準則,制定《關於推行“十戶聯體”模式賦能鄉村治理的實施方案》,將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延伸至每一戶群眾,有效打通黨建引領自治的“小環境”“微循環”。通過劃分“十戶聯體”自治“微單元”803個,構建起“黨委牽頭、班子成員聯村、村組幹部聯單元、中心戶長聯群眾”的聯動體系,形成戶長“吹哨”、村民議事室“報到”、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網事自議、格務自治”工作機制,使基層“微治理”得到全面推行,實現村民自治全覆蓋、服務重心向下沉,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嚴格把關 培育優質治理隊伍

  突出“品行、能力、實幹、公認”4個重點,各村通過自主申報、互推互薦、組織選派等方式,精心推選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村民認可的“中心戶長”803名。採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觀摩考察等方式,圍繞農業農村工作、法律法規知識、強農惠民政策等,培訓“中心戶長”20余場次,着力提升服務能力和辦事水平。堅持以身邊人議身邊事,常態化開展“十戶聯體”拉家常式議事活動500余場次,做到“聽早、聽小、聽苗頭”,既架起了幹群之間的連心橋,又激發了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動力。

  完善機制 確保模式高效運行

  甘溝鎮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探索確立“服務難題聯解、社會事務聯辦、矛盾糾紛聯調、生産生活聯幫、社會治安聯防、文明鄉風聯育、致富産業聯建”的治理目標,健全完善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制度,將“和”文化根植於村莊治理始終,建設“和事亭”“議事長廊”“調解室”,不定期召開“議事會”“和事會”。舉辦“文明家庭”“美麗庭院”“最美鄰里”“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各類活動19場次。改造提升黨群服務中心5個,制定中心戶長積分管理考核辦法,完善鄉村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網格工作隊伍包“聯體”服務群眾機制,帶動群眾充分參與基層治理,推動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出行難等民生實事150余件。

  成果豐碩 基層治理煥發新貌

  依託鄰里相近、人情相熟優勢,中心戶長主動摸清群眾需求,關注群眾思想動態,排查梳理矛盾糾紛,通過群眾“點單”、戶長“派單”、幹部“接單”的方式,辦理民生服務事項300余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有針對性地開展慈善公益、鄰里互助、民事直説等志願服務活動200余場次,並且通過利用“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村民自治條例,及時化解鄰里矛盾、婚戀矛盾、土地糾紛,矛盾糾紛調處率達到100%,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層治理煥發出全新面貌。

  靜寧縣委書記王蕾&&:“甘溝鎮的‘黨帶群建,十戶聯體’模式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為全縣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我們將進一步總結完善,在全縣範圍內推廣這一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劉峰 任廣榮 呂亞梅)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