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建設、三年運營,金川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實現寧遠堡和雙灣兩鎮全覆蓋,出水水質穩定達標,群眾滿意度達98%,成為我市城鄉融合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的標杆工程。

項目總投資1.81億元,於2020年3月開工,2022年5月正式投用,已建成19座污水處理站、264公里污水管網、343公里接戶排水管及中水回用管,配套5336座戶用三格式化糞池和26座集中式化糞池,同步打造智能化運營調度與水質監測中心,為1.1萬餘戶農戶提供污水收集處理服務。
“合作期內企業負責設施維護與水質達標,政府則從‘建設者’轉為‘監管者’。”金川區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韓亦持介紹道。針對該項目設計使用年限50年,金川區引入社會資本合作17年,既緩解了政府短期投資壓力,又借助企業的運營專業優勢保障長效運行。

“作為項目運營方,我們主要依託智能化管理平台,實時監控水質數據與設備運行狀態,確保處理後的尾水達到排放標準,讓農村污水治理從過去的‘分散投入’轉變為現在的‘系統運營’,破解了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建得起、管不好’的難題。”金昌市金禹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盛世權説。

在雙灣鎮龍源村污水處理站現場,金昌市金禹環保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經理陶逢俊正帶領員工進行巡檢,他介紹道:“我們這個‘戶集-村收-站處理’閉環系統,能夠讓村裏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應收盡收,徹底改變了以往污水橫流、蚊蠅滋生的亂象。”
項目建成後,金川區農村污水管網通村率達100%,農戶接入率達93.2%,實現“污水收集一張網”。數據顯示,接通污水管網的農戶周邊蚊蠅密度下降60%以上,村莊溝渠、河道的面源污染減少40%,農村“臟亂差”問題得到根本性治理。
“過去我們農戶建新宅子,常因污水排放犯難,現在管網通到家門口,水廁、淋浴一應俱全,新房住着很舒心。”雙灣鎮陳家溝村一社村民楊志彥説。隨着污水管網入戶,金川區加速推進“水廁入室”“改廚改衛”工程,現代衛浴、節能廚具等配套設施使用率提升了75%。

談到項目的未來走向,盛世權説:“公司將拓展中水回用場景,計劃在鄉村園林綠化、道路保潔等領域推廣尾水利用,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的循環效率。”
隨着該項目的長效運營,金川區農村實現了從“環境整治”邁向“生態增值”,一幅“水清、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柯玉棟)
